在最新草业科学专业大学排名榜中,共分四个档次,全国一共有16所学校上榜!
草业科学专业大学排名前三强名单有,第一档(A+级):兰州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第二档(A级):北京林业大学;第三档(B+级):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第四档(B级):贵州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扬州大学。
全国有哪些大学开设了草业科学专业?各院校专业实力和排名如何?详见如下专业排行榜。
在如下软科发布的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可见,国内草业科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大学是兰州大学,排名第一,实力最强!其次排名较好的是中国农业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分别位列第二、第三名。
国内排名 | 开设院校 | 地区 | 专业 | 评级 |
---|---|---|---|---|
1 | 兰州大学 | 兰州 | 草业科学 | A+ |
2 | 中国农业大学 | 北京 | 草业科学 | A+ |
3 | 北京林业大学 | 北京 | 草业科学 | A |
4 | 南京农业大学 | 南京 | 草业科学 | B+ |
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咸阳 | 草业科学 | B+ |
6 | 四川农业大学 | 雅安 | 草业科学 | B+ |
7 | 宁夏大学 | 银川 | 草业科学 | B+ |
8 | 青海大学 | 西宁 | 草业科学 | B+ |
9 | 甘肃农业大学 | 兰州 | 草业科学 | B+ |
10 | 贵州大学 | 贵阳 | 草业科学 | B |
11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呼和浩特 | 草业科学 | B |
12 | 扬州大学 | 扬州 | 草业科学 | B |
13 | 东北农业大学 | 哈尔滨 | 草业科学 | B |
14 | 新疆农业大学 | 乌鲁木齐 | 草业科学 | B |
15 | 华南农业大学 | 广州 | 草业科学 | B |
16 | 山西农业大学 | 晋中 | 草业科学 | B |
共16所大学上榜,完整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NO1、兰州大学(排名第一)
兰州大学草业科学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1名,软科评级结果为A+。
学校秉持“顶天立地”的科研观,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将地域的比较劣势转化为基于自然禀赋的比较优势,推动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甚至国际科学问题,在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4个一流建设学科以及磁学、核学、细胞活动与逆境适应、青藏高原、冰川冻土、风沙治理、多肽药物、西部高发疾病、敦煌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亚问题、政府绩效治理、应急管理、区域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显著。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等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紧盯“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成立了一批创新研究机构,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现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5个,教育部创新团队8个;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参与共建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1个,水利部国家水土保持监测站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1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1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 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高校残疾人事业研究基地1个,老龄科研基地1个,中国梦研究中心1个。
NO2、中国农业大学(排名第二)
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2名,软科评级结果为A+。
中国农业大学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活动,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充分发挥学生会、研究生会的桥梁纽带作用,聚焦权益服务、引领学风建设,引导学生规范有序地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学校现有学生社团82家,包含思想政治类、志愿公益类、学术科技类、文化体育类、创新创业类等多种类型。学校按照“一团一品”原则,着力打造学生社团特色品牌活动,引导和支持各类学生社团百花齐放,尽展其才、彰显风采。当前我校学生社团已成为一只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力量,我校学生社团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大学生团队”“榜样100全国最佳大学生社团”“全国百强社团”等百余项荣誉称号。学校持续聚焦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每年组织3000余名青年学子深入基层一线,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到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先后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等200余项荣誉称号。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活动蓬勃开展,多次在“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相关专业创新创业竞赛、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全国农科学子创新创业大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等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热情不断提高。积极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将其融入新生入学教育,培养学生担当精神与奉献意识。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北京奥运会、冬奥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国庆7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大型赛会志愿服务,曾获得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集体、北京市服务保障国庆70周年先进集体、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等上级表彰。学校现有百余个志愿服务项目可供学生进行自主菜单化选择,覆盖扶贫、济困、扶老、救孤、助残、助学等多个领域,“智慧助农,筑梦田野”项目荣获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多个项目荣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学校体育以“因材施教、分类指导、达标管理、四年一贯”为指导思想,立足“教会、勤练、常赛”深入推进教学改革,不断优化“体能课+专项基础课+体育俱乐部课”三层次课程体系,创新建立“理论+专项实践+身体综合测试+课堂思政+课外体育活动”五位一体的体育课考核评价体系,全面实施“身体综合测试一票否决”的制度,从目标、机制、路径上做到有效保障,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显著提高。课内外体育活动全面开花,成绩斐然。学校橄榄球队作为中国大陆第一支橄榄球队,多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为祖国争光。2010年,以我校学生为主的中国橄榄球女队曾夺得广州亚运会银牌;2017年,学校男子橄榄球队蝉联全国七人制大学生橄榄球锦标赛五连冠;2018-2021年,连续4年夺得首都高等学校春季触式橄榄球比赛甲组冠军。学校足球队在2017年,获得“特步”中国大学生校园足球联赛超级组全国总决赛亚军。田径队近年来也在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和北京高校运动会中多次获得单项冠亚军。学校2021年成立美育教学中心,围绕“崇农尚美”育人理念,开展美育浸润计划,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大力建设美育通识课,涵盖美术、音乐、舞蹈、曲艺、书法、建筑、摄影等艺术门类,采用“理论+鉴赏+实践”模式创新教学;打造“禾美大讲堂”“禾下美育沙龙”等特色品牌活动,邀请艺术家进校园,弘扬传统文化,发掘美育赋能乡村振兴潜力;建设“无墙美术馆”“心灵花园”,营造全环境美育氛围。目前学校有七个建制完善的学生艺术团,包括舞蹈团、合唱团、管乐团、戏剧团、民乐团、弦乐团、音乐剧团。合唱团和管乐团连续多届通过北京市大学生艺术团评估验收。近年来,学生艺术团参与校级文艺活动、国内外文艺交流等累计百余次,曾受国家委派代表中国大学生参加希腊国际音乐节;参与市级以上艺术类赛事50余场,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金奖、最佳创作奖等80余项荣誉;着力打造具有农大特色的文艺作品,原创校史剧《稼穑之歌》斩获全国“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唯一最高奖项“金刺猬”奖。
NO3、北京林业大学(排名第三)
北京林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3名,软科评级结果为A。
科学研究成果丰硕。学校现有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及野外站台共84个。其中,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野外观测科学研究站1个、国家能源非粮生物质原料研发中心1个、林业生物质能源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2个、国家水土保持监测站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林业草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质检中心1个、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8个、北京实验室1个、北京市高精尖创新中心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8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长期科研基地3个,林草国家创新联盟24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协同创新中心2个。建校以来累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58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95项。“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0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4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00余项,获全国性学会社会力量奖一等奖20余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重大科技计划课题,到账科研经费总计25.5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