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信息工程专业大学排名榜中,共分四个档次,全国一共有43所学校上榜!
信息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前三强名单有,第一档(A+级):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第二档(A级):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第三档(B+级):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第四档(B级):山东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
全国有哪些大学开设了信息工程专业?各院校专业实力和排名如何?详见如下专业排行榜。
在如下软科发布的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可见,国内信息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大学是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一,实力最强!其次排名较好的是东南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分别位列第二、第三名。
国内排名 | 开设院校 | 地区 | 专业 | 评级 |
---|---|---|---|---|
1 |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 | 信息工程 | A+ |
2 | 东南大学 | 南京 | 信息工程 | A+ |
3 | 西安交通大学 | 西安 | 信息工程 | A |
4 | 浙江大学 | 杭州 | 信息工程 | A |
5 | 北京邮电大学 | 北京 | 信息工程 | A |
6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西安 | 信息工程 | A |
7 | 电子科技大学 | 成都 | 信息工程 | A |
8 | 华南理工大学 | 广州 | 信息工程 | A |
9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 | 信息工程 | B+ |
10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 | 信息工程 | B+ |
11 |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 | 信息工程 | B+ |
12 | 西北工业大学 | 西安 | 信息工程 | B+ |
13 | 中山大学 | 广州 | 信息工程 | B+ |
14 | 南京大学 | 南京 | 信息工程 | B+ |
15 | 吉林大学 | 长春 | 信息工程 | B+ | ... |
29 | 福建师范大学 | 福州 | 信息工程 | B |
30 | 北京工商大学 | 北京 | 信息工程 | B |
31 | 青岛科技大学 | 青岛 | 信息工程 | B |
32 | 武汉工程大学 | 武汉 | 信息工程 | B |
33 | 西藏大学 | 拉萨 | 信息工程 | B |
34 | 西华大学 | 成都 | 信息工程 | B |
35 | 南京工程学院 | 南京 | 信息工程 | B |
36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石家庄 | 信息工程 | B |
37 | 天津财经大学 | 天津 | 信息工程 | B |
38 | 湖南工业大学 | 株洲 | 信息工程 | B |
39 | 苏州城市学院 | 苏州 | 信息工程 | B |
40 | 无锡学院 | 无锡 | 信息工程 | B |
41 |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 扬州 | 信息工程 | B |
42 | 铜仁学院 | 铜仁 | 信息工程 | B |
43 | 成都工业学院 | 成都 | 信息工程 | B |
共43所大学上榜,完整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NO1、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一)
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1名,软科评级结果为A+。
学校共有34个学院/直属系,12家附属医院,3个直属研究平台,22个直属单位,5个直属企业。全日制本科生(国内)17606人,全日制研究生26944人,学位留学生2096人;有专任教师3700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8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6名,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14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88名,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5名,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0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0个,入选首批科技部“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NO2、东南大学(排名第二)
东南大学信息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2名,软科评级结果为A+。
东南大学是我国国际交流与合作最为活跃的高校之一。截至2022年末,学校已初步建成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国际合作网络,共与来自18个国家或地区的47所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包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马里兰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多伦多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利兹大学、伯明翰大学,瑞士苏黎世高工,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法国巴黎高科,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学院,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日本大阪大学等。2017年,东南大学发起成立了“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是中国与英国合作建立的第一个以工程教育与研究为特色的大学联盟,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伯明翰大学、剑桥大学、卡迪夫大学、利兹大学、利物浦大学、伦敦大学学院、诺丁汉大学和华威大学等9所英国著名高校加入联盟。2021年,东南大学与英国伯明翰大学联合发起成立“碳中和世界大学联盟”,成为全球首个聚焦碳中和领域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世界大学联盟。学校还与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合作建立了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院,是教育部批准的第一个中外联合研究生院;与法国雷恩一大合作建立了东南大学—雷恩一大研究生学院。东南大学正以“全球高端、实质合作、引领发展”为方向,加快形成全方位、有重点、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合作格局。
NO3、西安交通大学(排名第三)
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3名,软科评级结果为A。
学校高度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秉承为世界之光的传统,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近年来,实施全球校园计划,通过联合培养、学生交换等多种形式,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与世界一流大学开展深度合作,不断探索合作新模式,创办西交利物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米兰理工联合设计与创新学院等一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通过举办海外友好高校校园日、诺奖学者校园行、为世界之光大讲堂等,营造国际化校园氛围。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首倡发起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已经吸引37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余所大学加盟并开展多元合作。开放融合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为解决世界性重大科学难题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发出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