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大学排名榜中,共分三个档次,全国一共有7所学校上榜!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大学排名前三强名单有,第一档(A+级):大连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第二档(B+级):河海大学、山东大学;第三档(B级):浙江理工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
全国有哪些大学开设了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各院校专业实力和排名如何?详见如下专业排行榜。
在如下软科发布的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可见,国内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大学是大连理工大学,排名第一,实力最强!其次排名较好的是中国海洋大学和河海大学,分别位列第二、第三名。
国内排名 | 开设院校 | 地区 | 专业 | 评级 |
---|---|---|---|---|
1 |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 |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 A+ |
2 | 中国海洋大学 | 青岛 |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 A+ |
3 | 河海大学 | 南京 |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 B+ |
4 | 山东大学 | 济南 |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 B+ |
5 | 浙江理工大学 | 杭州 |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 B |
6 | 大连工业大学 | 大连 |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 B |
7 | 天津科技大学 | 天津 |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 B |
共7所大学上榜,完整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NO1、大连理工大学(排名第一)
大连理工大学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1名,软科评级结果为A+。
学校的力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有20个一级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优势学科资源丰富、研究实力雄厚。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学校重点建设化学化工、装备制造、运载、建设工程、信息科学,以及管理、数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等“7+1”学科集群。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7个学科进入A类,19个学科进入B类;在首次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分获A和A-。上海软科最好学科排名中有34个学科上榜,14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泰晤士中国学科评级排行榜有31个学科上榜,4个A+学科和24个A类学科。有12个学科领域位列世界前百分之一,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等4个学科领域位列世界前千分之一;8个学科领域进入QS世界学科排名前500名;在软科世界一流、USNews等学科排名中,船舶与海洋工程位列国际第4位,仪器科学位列国际第12位,化学工程位列国际第14位,土木工程位列国际第15位,机械工程位列国际第22位,电子与电气工程位列国际第34位,人工智能位列国际第36位。
NO2、中国海洋大学(排名第二)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2名,软科评级结果为A+。
学校在地球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工程技术、化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学与生态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微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12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科研机构排名前1%。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1项。“十三五”以来,主持国家级各类项目180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82项,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280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80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2000余项,其中授权国际发明专利35项。
NO3、河海大学(排名第三)
河海大学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3名,软科评级结果为B+。
河海大学是一所拥有百余年办学历史,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实施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双一流”建设以及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一百多年来,学校在治水兴邦的奋斗历程中发展壮大,被誉为“水利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学校在南京市、常州市设有西康路校区、江宁校区和常州校区,占地面积2462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