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最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科评估第五轮评估结果还未正式公布,以下是教育部公示的全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一起来看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都有哪些优势学科,等级如何?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一共上榜29个学科,其中2个A+级学科、2个B+级学科、8个B级学科、6个B-级学科、2个C+级学科、6个C级学科、3个C-级学科。
| 序号 | 院校名称 | 学科名称 | 评估结果 | 
|---|---|---|---|
| 1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地质学 | A+ | 
| 2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A+ | 
| 3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B+ | 
| 4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公共管理 | B+ | 
| 5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B | 
| 6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海洋科学 | B | 
| 7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B | 
| 8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土木工程 | B | 
| 9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水利工程 | B | 
| 10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B | 
| 11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软件工程 | B | 
| 12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B | 
| 13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应用经济学 | B- | 
| 14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地球物理学 | B- | 
| 15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B- | 
| 16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B- | 
| 17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B- | 
| 18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工商管理 | B- | 
| 19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C+ | 
| 20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设计学 | C+ | 
| 21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外国语言文学 | C | 
| 22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数学 | C | 
| 23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化学 | C | 
| 24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地理学 | C | 
| 25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机械工程 | C | 
| 26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C | 
| 27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物理学 | C- | 
| 28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统计学 | C- | 
| 29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C- | 
| 数据来源于新高考网: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
其中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被评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综合实力最强的专业学科,为A+级学科,排名该校第一。
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国地质大学位于武汉东湖之畔,南望山麓,学校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学科涵盖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门类,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一级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3369人,其中教师1956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631人,教授452人,副教授814人。
学校坚持立足湖北和长江经济带,面向全国,大力推进政产学研合作,积极服务行业、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校与武汉市人民政府联合组建武汉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采用市场化运营模式,搭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着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学校还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分别建立产学研平台和产业孵化基地(深圳研究院、浙江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