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中医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四川招生中医学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41所。在本省,有6所高校开设了中医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成都中医药大学;而在省外,有56所高校面向四川省招生中医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北京中医药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四川省招生中医学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四川本省开设中医学专业(文史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6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成都中医药大学(571分)、西南医科大学(554分)、成都医学院(548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一批 | 612 |
2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一批 | 586 |
3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一批 | 571 |
4 | 西南医科大学 | 中医学 | 本一批 | 554 |
5 | 成都医学院 | 中医学 | 本一批 | 548 |
6 | 成都体育学院 | 中医学 | 本一批 | 545 |
在四川招生中医学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56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北京中医药大学(599分)、广州中医药大学(618分)、首都医科大学(646分)、南京中医药大学(597分)、海军军医大学(637分)、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605分)、上海中医药大学(624分)、暨南大学(621分)、天津中医药大学(610分)、广西中医药大学(594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一批 | 657 |
2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一批 | 647 |
3 | 首都医科大学 | 中医学 | 本一批 | 646 |
4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一批 | 639 |
5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一批 | 638 |
6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一批 | 638 |
7 | 海军军医大学 | 中医学 | 本一批 | 637 |
8 | 厦门大学(医学类) | 中医学 | 本一批 | 636 |
9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一批 | 630 |
10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一批 | 624 | ... |
47 | 南昌医学院 | 中医学 | 本二批 | 531 |
48 | 海南医学院 | 中医学 | 本二批 | 529 |
49 | 山西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本二批 | 527 |
50 | 新疆医科大学 | 中医学 | 本二批 | 526 |
51 | 滨州医学院 | 中医学 | 本二批 | 518 |
52 | 长沙医学院 | 中医学 | 本二批 | 499 |
53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 | 中医学 | 本二批 | 484 |
54 |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 | 中医学 | 本二批 | 477 |
55 | 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 | 中医学 | 本二批 | 468 |
56 | 长春科技学院 | 中医学 | 本二批 | 457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四川省招生中医学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成都体育学院
成都体育学院(Chengdu Sport University)简称“成体”,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是由国家体育总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以四川省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也是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援外教练员培训基地、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全国举重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全国武术套路青少年培训基地和全国田径短跑、跨栏后备人才培养基地。
成都体育学院始建于1942年,前身系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1950年人民政府接管,更名为成都体育专科学校。1953年全建制转为西南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成都体育学院,1961年重庆体育学院并入。学校原隶属国家体育总局,2001年划转地方,实行国家体育总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以四川省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2、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中医药学为主干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管理,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共建。学校现任党委书记王瑶琪,校长唐志书。
学校主办有《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现代中医临床》《中医教育》和《中医科学杂志(英文)》4本高水平学术期刊,是中医药教育、科研、医疗等重要学术交流和宣传推广平台。《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入选历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核心)、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入选T1级中医药中文科技期刊分级目录、《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和“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平台-领跑者5000”项目;《现代中医临床》连续8届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中医教育》被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收录;《中医科学杂志(英文)》被Scopus、DOAJ等数据库收录并入选T2级中医药英文科技期刊分级目录。
3、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中医学院)。2020年获批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2017年、2022年连续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序列,是原国家教委批准的唯一一所中国传统医药国际学院,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2396人,研究生4417人,留学生700人。全校(含附院)现有在编教职工4041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其中1人为兼聘),国医大师2人,全国名中医5人,教学大师奖获得者1人,岐黄学者、青年岐黄等一批高层次人才。
相关推荐: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最好的大学排名(2024年最新院校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