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应用气象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辽宁招生应用气象学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6所。在本省,只有沈阳农业大学1所高校开设了应用气象学专业;而在省外,有5所高校面向辽宁省招生应用气象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辽宁省招生应用气象学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辽宁招生应用气象学专业(理工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沈阳农业大学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4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沈阳农业大学 | 应用气象学 | 本科 | 524 |
在辽宁招生应用气象学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5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610分)、成都信息工程大学(587分)、中国民航大学(585分)、东北农业大学(572分)、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571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应用气象学 | 本科 | 610 |
2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应用气象学 | 本科 | 587 |
3 | 中国民航大学 | 应用气象学 | 本科 | 585 |
4 | 东北农业大学 | 应用气象学 | 本科 | 572 |
5 |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应用气象学 | 本科 | 571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辽宁省招生应用气象学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沈阳农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沈阳市,东与世界文化遗产清福陵毗邻,南与沈水浑河相望,北倚天柱山,占地面积10246亩。校园环境幽雅,风景秀丽,人文气息浓厚,教学、科研条件优越。
建校以来,一大批海内外知名学者先后来校任教。现有专任教师1236人,其中,教授282人,副教授409人,博士生导师300人,硕士生导师911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教育部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国家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入选者3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科技创业领军人才计划入选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其他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11人,国家级人才达到27人次;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百千万工程人才人选2人;拥有科技部创新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创新团队2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领军人才1人,中国科协托举工程入选者2人;农业农村部重要人才工程入选者8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7人、综合试验站站长1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高水平创新团队2个、领军人才8人、攀登学者3人、特聘教授8人、教学名师1人、青年拔尖人才28人。学校入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涌现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员先进集体、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一大批先进典型。由院士、杰青领衔,以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为骨干,以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成为学校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学校因服务新中国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而生,1960年设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学校前身),隶属原中央(军委)气象局,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划转江苏省人民政府主管,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以来,学校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等多方共建。现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
学校主校区坐落于南京江北新区,占地2000余亩;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位于天长市金牛湖新区,毗邻南京市六合区;无锡校区位于无锡市锡东新城,建有滨江学院(现已转设为无锡学院)和南信大无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另在南京江北新区、六合区、雨花台区建有大学科技园及其文旅园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约38140人,其中普通本科生约28800人、硕博研究生约7860人、留学生(学历生)约1480人,交换生约450人。
3、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四川省和中国气象局、国家统计局共建、四川省重点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创建于1951年,1956年改制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成都气象学院;2000年学校由中国气象局划转四川省,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01年原隶属国家统计局的四川统计学校整体并入;2015年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校是国家首批学士学位授权高校、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四川省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优先培育高校,是国际CDIO组织正式成员,全国气象科教融合创新联盟副主任委员单位,四川省网络空间安全协会理事长单位。
学校认真贯彻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政策及“一带一路”对教育国际化的要求,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40余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签署合作协议,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合作建立6个国际联合实验室(联合研究院),在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