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城市管理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更新:2025-02-26 08:32:21 新高考网

安徽城市管理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安徽招生城市管理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8所。在本省,有2所高校开设了城市管理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安徽建筑大学;而在省外,有6所高校面向安徽省招生城市管理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浙江农林大学。

安徽城市管理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一、安徽城市管理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安徽省招生城市管理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安徽城市管理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安徽本省开设城市管理专业(文史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安徽建筑大学(504分)、合肥城市学院(462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安徽建筑大学城市管理本一批504
2合肥城市学院城市管理本二批462

2、安徽城市管理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安徽招生城市管理专业(文史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6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浙江农林大学(547分)、宁波工程学院(499分)、宜春学院(480分)、吉林建筑大学(470分)、西京学院(456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浙江农林大学城市管理本一批547
2宁波工程学院城市管理本二批499
3宜春学院城市管理本二批480
4吉林建筑大学城市管理本二批470
5西京学院城市管理本二批456
6闽南科技学院城市管理本二批446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安徽省招生城市管理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安徽招生城市管理专业的大学简介

1、合肥城市学院

合肥城市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普通本科高校,位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前身是2003年6月设立的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2020年12月,转设为独立设置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合肥城市学院”。

学校现有土木工程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4个教学单位和基础教学部、思政教研部2个教学部,设有34个本科专业(招生专业30个),隶属工、管、艺三个学科门类,基本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体,以土建类学科专业为特色,“工、管、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2、宜春学院

宜春学院地处赣西中心城市——江西省宜春市。宜春自古就有“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的美誉,是国家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宜春风光旖旎,交通便利,沪瑞高速、沪昆高铁、浙赣铁路穿城而过,明月山民用机场四通八达。

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秉承“厚德、尚能、博学、笃行”的校训,围绕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践行“地方性、应用性、开放性”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五有”人才。办学60多年来,从这里走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劳动模范、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抗疫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医务工作者,走出了一大批上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走出了包括扎根教育、医疗、农业和管理等领域骨干在内的17万余名优秀毕业生。

3、吉林建筑大学

学校始建于1956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批准成立,是新中国首批设立的建筑类专门学校。1960年经吉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学校定名为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开始举办本科教育。1997年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3年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8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优秀”成绩。2010年学校从红旗街老校区整体迁入净月新校区。2013年更名为吉林建筑大学。2015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6年,学校成为吉林省人民政府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2017年学校被确定为吉林省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

学校坚持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科学研究,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质量教育教学和高质量社会服务。学校在严寒地区绿色建筑、松花江流域水环境治理与保护、建筑防灾减灾、城镇化建设规划、设施与不动产管理(FM)、建筑信息化协同设计(BIM)、历史建筑修复与利用等领域的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学校拥有“松辽流域水环境”“寒地建筑综合节能”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松辽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吉林省高校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吉林省建筑电气综合节能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建筑一体化集成技术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吉林省结构与抗震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绿色与生态建材跨区域合作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新能源与环境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超导传热材料与中低温热能减碳技术跨区域合作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寒地绿色建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新型建材”吉林省首批校企联合技术创新实验室、吉林省建筑业发展研究基地、吉林建筑文化研究基地等4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学校拥有智慧供暖与控制系统集成技术创新团队、低碳建筑材料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团队等13个创新科技团队。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20余项,各级纵向科研项目1200余项。2022年,学校首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实现了学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上零的突破。学校获各级政府奖项300余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学校“全国建设系统科技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相关推荐:

城市管理专业大学有哪些(2025最新排名榜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