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新疆招生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24所。在本省,有3所高校开设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新疆理工学院;而在省外,有21所高校面向新疆招生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新疆招生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新疆本省开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3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新疆理工学院(325分)、昌吉学院(324分)、新疆大学。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新疆理工学院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325 |
2 | 昌吉学院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324 |
3 | 新疆大学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0 |
在新疆招生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1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558分)、河海大学(537分)、西南大学(526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511分)、上海电力大学(488分)、西安邮电大学(464分)、天津科技大学(454分)、沈阳工业大学(424分)、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413分)、湖南农业大学(403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558 |
2 | 河海大学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537 |
3 | 西南大学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526 |
4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511 |
5 | 上海电力大学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488 |
6 | 西安邮电大学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464 |
7 | 天津科技大学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454 |
8 | 沈阳工业大学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424 |
9 |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413 |
10 | 湖南农业大学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403 | ... |
12 | 重庆三峡学院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391 |
13 | 莆田学院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378 |
14 | 咸阳师范学院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375 |
15 | 洛阳理工学院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373 |
16 | 营口理工学院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356 |
17 | 珠海科技学院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351 |
18 | 武昌理工学院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327 |
19 | 武汉学院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320 |
20 | 沈阳城市学院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288 |
21 | 三亚学院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286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新疆招生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昌吉学院
昌吉学院位于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乌昌石城市群核心发展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核心区——美丽的昌吉市,距离乌鲁木齐国际机场18公里,自1959年立校至今有65年的办学历史,2001年5月被教育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为区属高等本科院校。
学校现有教职工1716人,其中专任教师1241人,具有高级职称496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8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教学名师7人,自治区教学名师、教学能手8人,自治区天山英才、天山雪松、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5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2199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88人,本科生25743人、专科生6168人。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80.60万平方米。其中,新城校区67.67万平方米、园丁校区12.93万平方米。现有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6378.44万元,纸质图书170.195万余册,电子图书188.935万余册。
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开展“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并建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学校是教育部和五大能源企业集团公司、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是石油石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被誉为“石油科技、管理人才的摇篮”,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石油石化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2017年、2022年均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
学校教育体系完备,各类教育层次结构合理,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9000余人、研究生10000余人,留学生700余人。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着力打造人才培养质量品牌,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5个,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32个、国家级一流课程44门。从广大校友中涌现出大批杰出人才,走出了32位两院院士以及一大批石油石化行业领军人物和工程技术骨干。2004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荣誉称号,2011年入选50所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9年入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021年入选“国家首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
3、武汉学院
历史沿革 武汉学院的前身是2003年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2012年获批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2023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校园建设 学校位于武汉市江夏区黄家湖大道333号,两面环湖,拥有帆船教育基地,毗邻军运村,地铁8号线直达学校东门。中国建筑设计大师何镜堂院士领衔校园规划设计,建筑楼群与黄家湖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有机融合,校园空间布局开放多样,风格独特,气势恢宏。陈一丹伉俪图书馆、马化腾教学楼、企鹅广场、知己教学楼、晨晔实验楼、弘励实验楼等捐赠冠名建筑,凸显与社会公益力量的紧密联系。
相关推荐: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最好的大学排名(2025年最新院校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