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内蒙古招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231所。在本省,有19所高校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内蒙古大学;而在省外,有224所高校面向内蒙古招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南京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内蒙古招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内蒙古本省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9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内蒙古大学(554分)、内蒙古工业大学(500分)、内蒙古农业大学(480分)、内蒙古师范大学(477分)、内蒙古财经大学(462分)、内蒙古民族大学(450分)、内蒙古科技大学(431分)、呼和浩特民族学院(409分)、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408分)、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401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内蒙古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554 |
2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500 |
3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480 |
4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477 |
5 | 内蒙古财经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462 |
6 | 内蒙古民族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450 |
7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431 |
8 |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409 |
9 |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408 |
10 |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401 |
11 | 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396 |
12 |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389 |
13 |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389 |
14 | 集宁师范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387 |
15 | 赤峰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384 |
16 | 赤峰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382 |
17 | 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独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358 |
18 | 呼伦贝尔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353 |
19 | 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民办)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346 |
在内蒙古招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24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南京大学(654分)、同济大学(642分)、北京师范大学(614分)、吉林大学(598分)、中南大学(587分)、苏州大学(586分)、暨南大学(583分)、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580分)、合肥工业大学(579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579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南京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654 |
2 | 同济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642 |
3 | 北京师范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614 |
4 | 吉林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598 |
5 | 中南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587 |
6 | 苏州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586 |
7 | 暨南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583 |
8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580 |
9 | 合肥工业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579 |
10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579 | ... |
215 | 长春电子科技学院(民办)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334 |
216 |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民办)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334 |
217 | 长春财经学院(民办)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334 |
218 | 长春建筑学院(民办)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333 |
219 | 西安信息职业大学(民办) | 计算机应用工程 | 本科二批 | 333 |
220 |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独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333 |
221 | 银川科技学院(民办)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333 |
222 | 荆州学院(民办)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333 |
223 | 青岛滨海学院(民办)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332 |
224 |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独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329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内蒙古招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赤峰学院
赤峰学院位于闻名遐迩的“红山文化”发祥地——内蒙古赤峰市。学校创办于1957年,时为赤峰师范学校。2003年更名为赤峰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2016年,被确立为全区转型发展试点院校,同时被列入全国百所“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建设规划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2018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同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519人,其中专任教师976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12人,副教授38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56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504人,博士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到了26%。“双师型”教师312人,硕士研究生学术导师178人,实践导师181。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师2人、“草原英才”4人、“草原英才青年人才”10人,“玉龙英才”17人,“111人选”1人,“321人选”6人,“西部之光”自治区十大百人计划2人,“草原英才创新人才团队”1个,草原英才创新创业基地1个,“玉龙英才团队”2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7个,自治区教学名师11人,自治区级教坛新秀8人。
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10月,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11年,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现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三个学科入选第二轮“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年12月、2021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民航局先后签署协议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 年、2023 年,工信部、教育部、江苏省先后两次签署协议,三方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校已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建校以来,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19万余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校友中涌现出了25位两院院士,数十位省部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将军,以及一大批著名的科技专家和管理专家。学校致力于培养具有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国际视野、人文情怀的社会栋梁和工程英才,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建立起具有南航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取得了一批高水平教学成果。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6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8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1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工信部重点专业8个,国防重点专业5个,紧缺专业(方向)3个。南航学子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取得了一批令人瞩目的成绩:在近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共获得金奖35项,银奖31项,总数稳居江苏省第一、全国高校前五。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共获得特等奖15项、一等奖25项、二等奖16项,连续十一届捧得“优胜杯”。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共获得金奖26项、银奖10项,自2014年以来,连续五届捧得“优胜杯”。在国际无人机大奖赛中,连续4次获得特等奖。在“周培源杯”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中国软件杯”全国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电子设计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竞赛中,南航学生屡屡折桂。
3、西南林业大学
西南林业大学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独立设置的林业本科高校,经过多年发展,构建了从本科生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到博士研究生教育以及博士后研究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以林学、林业工程、风景园林、农林经济管理等涉林学科为特色,林理融合、林工融合、林文融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与专业格局,是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院校,先后荣获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十佳大学、“国家级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称号、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平安校园、省级绿美校园、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学校立足特色学科、发挥区位优势,不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学校与22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在非洲马里共建孔子学院及孔子课堂各1所,孔子课堂获全球先进孔子课堂奖,孔子课堂外方负责人获首批“孔子学院院长纪念奖章”。获批与俄罗斯南乌拉尔国立大学合作举办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林学院合作共建亚太林学院;通过各类留学项目选派优秀师生赴外学习深造,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学校外籍专家曾获得云南省政府“友谊奖”和“彩云奖”及云南省科学技术合作奖。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地方高校新建基地。留学生生源国覆盖五大洲20余国,涵盖本科、硕士和博士学历留学生及非学历留学生。成功举办“第六次亚太地区林业教育机制协调会”“首届澜湄流域林业大学校长论坛”,当选亚太林业教育协调机制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席院校;与柬埔寨皇家农业大学、老挝国立大学、泰国农业大学以及越南国立林业大学签署《澜湄流域林业大学合作谅解备忘录》,就林业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合作达成共识。成立亚太森林组织昆明中心,连续数年面向南亚、东南亚、南太平洋岛国等27个经济体举办国际培训班,培训林业中高级官员和科研人员百余名。与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科院、普洱市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