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化工与制药类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

更新:2025-03-25 17:19:58 新高考网

湖北化工与制药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湖北招生化工与制药类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24所。在本省,有2所高校开设了化工与制药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武汉科技大学;而在省外,有25所高校面向湖北省招生化工与制药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华南理工大学。

湖北化工与制药类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

一、湖北化工与制药类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湖北省招生化工与制药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湖北化工与制药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湖北本省开设化工与制药类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武汉科技大学(578分)、长江大学(第05组)(534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武汉科技大学化工与制药类本科批578
2长江大学(第05组)化工与制药类本科批534

2、湖北化工与制药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湖北招生化工与制药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5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华南理工大学(641分)、中南大学(635分)、大连理工大学(631分)、南京理工大学(第03组)(618分)、中国药科大学(614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611分)、湖南师范大学(604分)、中国矿业大学(第07组)(603分)、南昌大学(600分)、贵州大学(596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华南理工大学化工与制药类本科批641
2中南大学化工与制药类本科批635
3大连理工大学化工与制药类本科批632
4大连理工大学化工与制药类本科批631
5南京理工大学(第03组)化工与制药类本科批623
6南京理工大学(第03组)化工与制药类本科批618
7中国药科大学化工与制药类本科批614
8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与制药类本科批611
9湖南师范大学化工与制药类本科批604
10中国矿业大学(第07组)化工与制药类本科批603
...
16南华大学化工与制药类本科批554
17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化工与制药类本科批546
18济南大学化工与制药类本科批536
19重庆科技学院化工与制药类本科批522
20西北民族大学(第12组)化工与制药类本科批497
21北方民族大学化工与制药类本科批488
22齐齐哈尔大学化工与制药类本科批487
23北方民族大学化工与制药类本科批481
24泰山学院化工与制药类本科批478
25内蒙古科技大学化工与制药类本科批477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湖北省招生化工与制药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湖北招生化工与制药类专业的大学简介

1、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是湖北省属高校中规模最大、学科门类较全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入选高校,湖北省重点建设的四所高水平大学之一,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也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共建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共建的高校。

地理位置 学校在荆州市、武汉市两地办学,校园环境秀丽,景色宜人,被评为湖北省园林式高等学校。荆州校区位于长江中游的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荆州市,这里是春秋时期楚国的都城,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文化的集中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万里长江、美在荆江,校园依江而建,风光旖旎。武汉校区位于“知音故里,中法新城”的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这里南依长江、北托汉水,九省通衢、交通便利,波光粼粼的知音湖三面环绕校园,春秋时期“伯牙子期相遇结知音”的故事发生于此。

2、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由创建于1953年的新中国军工科技最高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分建而成,经历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1995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获批成立研究生院;2011年,获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7年,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2018年,王泽山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同年,学校成为工信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高校。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厚德博学”的办学理念,秉持“进德修业,志道鼎新”的校训,弘扬“团结、献身、求是、创新”的校风,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为党育英才、为国铸利器,围绕陆海空天信融合发展,向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领军人才集聚。具有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和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审批权。现有教职工3600余人,专任教师24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1600余人。高层次人才700余人,包括:两院院士27人,外国院士4人,国家级领军人才67人,国家级青年人才12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3人,国家级“万人计划”教学名师5人,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先进个人1人,“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4人,国家级、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6人等。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教育部创新团队5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2个、工信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3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1个、江苏省创新团队39个。学校先后入选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首批江苏省课程思政示范高校。

3、南华大学

南华大学由中南工学院与衡阳医学院于2000年3月合并组建,2002年10月,核工业第六研究所并入。中南工学院的前身是1959年创办的衡阳矿冶工程学院,衡阳医学院的前身为创建于1958年的湖南省衡阳医学院。学校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是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建设高校。

学校图书资源总量345万余册,其中纸质藏书207万余册,纸质中外文期刊2400余种,拥有WOS、IEL、CNKI、超星等50余个数据库。学校主办《中国动脉硬化杂志》《中南医学科学杂志》《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学术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