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山西招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55所。在本省,有5所高校开设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太原科技大学;而在省外,有50所高校面向山西省招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山西省招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山西本省开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5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太原科技大学(482分)、山西财经大学(476分)、山西医科大学(460分)、山西科技学院(404分)、晋中信息学院(364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太原科技大学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本科一批 | 482 |
2 | 山西财经大学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本科一批 | 476 |
3 | 山西医科大学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本科二批 | 460 |
4 | 山西科技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本科二批 | 404 |
5 | 晋中信息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本科二批C | 364 |
在山西招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50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607分)、上海财经大学(592分)、武汉理工大学(591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583分)、合肥工业大学(583分)、河海大学(581分)、中国政法大学(573分)、暨南大学(569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568分)、中国传媒大学(567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本科一批 | 607 |
2 | 上海财经大学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本科一批 | 592 |
3 | 武汉理工大学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本科一批 | 591 |
4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本科一批 | 583 |
5 | 合肥工业大学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本科一批 | 583 |
6 | 河海大学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本科一批 | 581 |
7 | 中国政法大学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本科一批 | 573 |
8 | 暨南大学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本科一批 | 569 |
9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本科一批 | 568 |
10 | 中国传媒大学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本科一批 | 567 | ... |
41 | 长春工业大学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本科二批 | 454 |
42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本科二批 | 444 |
43 | 齐齐哈尔大学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本科二批 | 441 |
44 | 防灾科技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本科二批 | 437 |
45 | 新疆医科大学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本科二批 | 415 |
46 | 齐齐哈尔医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本科二批 | 397 |
47 |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本科二批C | 385 |
48 |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本科二批C | 360 |
49 | 厦门工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本科二批C | 352 |
50 |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本科二批C | 344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山西省招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山西科技学院
山西科技学院(Shanxi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坐落于素有“三晋门户、太行首冲”美誉的山西省晋城市,是2021年8月经教育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复设立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是山西省和晋城市共同支持建设的理工类应用型高校。
内涵发展步履稳健。学校聚焦山西省及晋城市产业转型发展格局,设置光机电工程、智能制造工程、能源工程、文旅康养等13个二级学院和31个本科专业(专业方向),涵盖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学校不断凝练学科方向,持续优化专业布局,办学规模快速增长,生源质量稳步提升,综合实力大幅提高,质量立校成效显现。
2、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是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全国十大时装名校。学校在新中国振兴民族轻工业的呼声中应运而生,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武汉纺织工学院,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湖北省对外贸易学校、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先后并入,2010年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
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创新“五个思政”,构建“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开展“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大力培育创新文化,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人才。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全日制在校生24000余人。有70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7个,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4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8个,湖北省品牌专业7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6个。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2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6门,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近年来,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31项。
3、徐州工程学院
徐州工程学院坐落于国家“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江苏徐州。学校办学肇始于1959年,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现有本科专业71个,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3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4个、住建部认证专业1个、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1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8门;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牵头成立中国光伏工程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平台,入选首批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获批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连续五年获得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一等奖,荣获国际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ICPC亚洲区域银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等奖项,学校位列2019-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263位、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第八轮总榜单286位,双双进入本科高校300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