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麻醉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新疆招生麻醉学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9所。在本省,有2所高校开设了麻醉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新疆医科大学;而在省外,有17所高校面向新疆招生麻醉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天津医科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新疆招生麻醉学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新疆本省开设麻醉学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新疆医科大学(477分)、新疆第二医学院(393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新疆医科大学 | 麻醉学 | 本科一批 | 477 |
2 | 新疆第二医学院 | 麻醉学 | 本科二批 | 393 |
在新疆招生麻醉学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7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天津医科大学(582分)、哈尔滨医科大学(540分)、福建医科大学(528分)、南昌大学(515分)、西南医科大学(509分)、西安医学院(482分)、广东医科大学(478分)、川北医学院(464分)、昆明医科大学(455分)、华北理工大学(449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天津医科大学 | 麻醉学 | 本科一批 | 582 |
2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麻醉学 | 本科一批 | 540 |
3 | 福建医科大学 | 麻醉学 | 本科一批 | 528 |
4 | 南昌大学 | 麻醉学 | 本科一批 | 515 |
5 | 西南医科大学 | 麻醉学 | 本科一批 | 509 |
6 | 西安医学院 | 麻醉学 | 本科一批 | 482 |
7 | 广东医科大学 | 麻醉学 | 本科一批 | 478 |
8 | 川北医学院 | 麻醉学 | 本科一批 | 464 |
9 | 昆明医科大学 | 麻醉学 | 本科二批 | 455 |
10 | 华北理工大学 | 麻醉学 | 本科一批 | 449 |
11 | 青海大学 | 麻醉学 | 本科一批 | 448 |
12 | 河北医科大学 | 麻醉学 | 本科二批 | 429 |
13 | 沈阳医学院 | 麻醉学 | 本科二批 | 429 |
14 | 潍坊医学院 | 麻醉学 | 本科二批 | 419 |
15 | 湖北医药学院 | 麻醉学 | 本科二批 | 404 |
16 | 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 | 麻醉学 | 本科二批 | 400 |
17 | 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 | 麻醉学 | 本科二批 | 346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新疆招生麻醉学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新疆第二医学院
新疆第二医学院(Xinjiang Second Medical College)坐落于国家重要的石油石化工业基地——新疆克拉玛依市,是一所以医学类为主,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自治区直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的前身是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创办于2003年,为新疆医科大学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2012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新疆医科大学与克拉玛依市采取合作办学的方式共同建设厚博学院。2015年9月,厚博学院整体迁至克拉玛依市。2021年1月25日,国家教育部批准厚博学院转设为新疆第二医学院。
学校现开设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麻醉学、护理学、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预防医学、康复治疗学、智能医学工程(未招生)等14个本科专业。面向河北、河南、山东、辽宁、浙江等24个省、市、区招生,在校生5700余名。
2、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的前身天津医学院创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原国家政务院批准建立的高等医学院校。著名内分泌学家、医学教育家朱宪彝教授为首任校长。1994年6月天津医学院与天津第二医学院正式组建成立天津医科大学。1996年12月成为天津市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市属院校,2015年10月成为天津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9月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2年2月成为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以医学科学为核心,以生命科学为依托。学校坚持教育教学为立校之本,科学研究为强校之路,努力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产出高水平医学研究成果,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培育并传承有特色的大学文化,为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医科大学而不懈努力奋斗。
3、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与江西省部省合建高校、江西省一流大学整体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国家级、部省级理工医类科技平台共85个(不含附属医院),其中包含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中国-加拿大食品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南昌)、2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医药类平台;有部省级人文社科类平台共28个,其中包含1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1个中央网信办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1个全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基地以及25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校拥有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1个教育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等服务平台;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教学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