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辽宁招生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8所。在本省,只有辽宁中医药大学1所高校开设了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而在省外,有7所高校面向辽宁省招生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北京中医药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辽宁省招生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辽宁招生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理工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辽宁中医药大学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01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辽宁中医药大学 | 中医骨伤科学 | 本科 | 501 |
在辽宁招生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7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北京中医药大学(616分)、湖南中医药大学(549分)、山东中医药大学(537分)、长春中医药大学(532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526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中医骨伤科学 | 本科 | 616 |
2 | 湖南中医药大学 | 中医骨伤科学 | 本科 | 549 |
3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中医骨伤科学 | 本科 | 537 |
4 | 长春中医药大学 | 中医骨伤科学 | 本科 | 532 |
5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中医骨伤科学 | 本科 | 526 |
6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中医骨伤科学 | 本科 | 505 |
7 | 江西中医药大学 | 中医骨伤科学 | 本科 | 504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辽宁省招生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58年,时称“辽宁中医学院”,是经辽宁省委批准,由辽宁省中医进修学校(成立于1955年)、辽宁省中医医院(成立于1956年)合并成立的辽宁省唯一一所中医药高等院校。经教育部批准,2006年更名为“辽宁中医药大学”,经辽宁省批准,2013年增具“辽宁省中医药科学院”名称,2017年牵头共建“辽宁省中医药健康产业校企联盟”,2019年牵头共建“辽宁省中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2020年建立“辽宁省中医药博物馆”,2024年获批成为辽宁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辽宁中医药大学是首批博士、硕士授予权高校,首批有条件接收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高校,首批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首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首批“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委托培养高校、首批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首批全国中医药文献检索分中心、首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
科学研究。拥有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3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三级实验室、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3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专业技术创新中心)、4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个省级新型智库、1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办3种中医药学术期刊,其中《中华中医药学刊》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T1级中医药科技期刊、RCCSE中文权威学术期刊(A+);《辽宁中医杂志》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文核心学术期刊(A)、T2级中医药科技期刊;《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是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文核心学术期刊(A)、T2级中医药科技期刊。
2、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是湖南省重点建设本科院校,全国首批设立国家级重点学科的中医药院校,全国首批招收博士研究生、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的中医药院校。现有含浦、东塘两大校区,占地面积1018亩。下设15个本科教学学院,以及研究生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湘杏学院(独立学院),15所附属医院(2所直属附属医院),25所教学医院。现任党委书记戴爱国,校长易刚强。
服务赋能水平跃升。学校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先后与省内33个市、县签订校地战略合作协议,将“三位一体”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动能。选址湖南湘江新区,成立湖南中医药大学科技园,聚焦中医药产业“研发+转化+孵化+产业化”核心功能,打造集“政、产、研、医、用、金”为一体的国家级中医药特色大学科技园。湘赣粤港澳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联盟秘书处落户学校,推进政产学研用医合作落地落实。开发中药新药70余个,科技成果转让63项,直属附属医院院内制剂157个,近三年销售额达3.3亿余元。学校牵头研制或参与研发古汉养生精、乙肝宁颗粒剂、肝复乐片、正清风痛宁缓释片、驴胶补血颗粒、妇科千金片、四磨汤、代温灸膏、天麻首乌片、益龄精等中药新药及超微饮片、配方颗粒,累积产值超过200亿元。其中,“正清风痛宁缓释片”为我国第一个中药缓释制剂;肝复乐片是国内第一个抗癌Ⅱ类中药新药;“中药超微粉体关键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项目研究成果在湖南省各大中医院推广应用,获湖南专利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学校作为注册申报单位首个获批临床试验的“柴金解郁安神片”实现技术转让。药食同源产品“清清葆”年销售量达2个亿。
3、长春中医药大学
学校肇始于1950年成立的长春市立中医进修学校,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长春中医学院,2006年更名为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校是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吉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十三五”以来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973”项目、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重大重点科技项目62项;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512项;获得各级科研奖励131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现有东北亚中医药研究院、吉林省人参科学研究院、长春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医药中试平台、国家中药质量检测技术平台(北方)、国家现代中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以中医药方向为主导的各级各类科研平台155个,其中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93个;获得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奖励146项,其中国家级35项,学校被教育部评为2019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20年我校代谢病团队入选全国仅5家的国家首批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