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地质类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更新:2025-03-16 15:55:17 新高考网

河北地质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河北招生地质类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0所。在本省,有3所高校开设了地质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河北地质大学;而在省外,有9所高校面向河北省招生地质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吉林大学。

河北地质类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一、河北地质类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河北省招生地质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河北地质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河北本省开设地质类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3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河北地质大学(506分)、河北地质大学华信学院(石家庄市)(454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河北地质大学(地方专项计划)地质类本科批507
2河北地质大学地质类本科批506
3河北地质大学华信学院(石家庄市)地质类本科批454

2、河北地质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河北招生地质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9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吉林大学(606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594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588分)、西北大学(西安市)(589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588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吉林大学地质类本科批606
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类本科批594
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类本科批590
4西北大学(西安市)地质类本科批589
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类本科批588
6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类本科批588
7中国矿业大学地质类本科批584
8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质类本科批584
9东华理工大学地质类本科批515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河北省招生地质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河北招生地质类专业的大学简介

1、河北地质大学

学校简介 河北地质大学创办于1953年,是原地质部直属五大院校之一,是自然资源部、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省属重点骨干大学,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任学校名誉校长。

在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中,会计学、地质学、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地资源管理、旅游管理、资源勘查工程、工程管理、工商管理9个专业入选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勘查技术与工程、宝石及材料工艺学、经济统计学、电子商务、信息与计算科学、法学、地理信息科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土木工程、市场营销、经济学、软件工程、测绘工程、地质工程、环境工程、视觉传达设计16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拥有资源勘查工程、工商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地下水科学与工程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资源勘查工程、会计学、土地资源管理4个国家级、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拥有地质矿产教育创新高地、管理教育创新高地、水利水电教育创新高地、经贸会计教育创新高地4个河北省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创新高地;拥有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工商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8个河北省高等学校品牌特色专业。学校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5门。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约18000人。2016年,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教育部直属并与自然资源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坐落于名校荟萃的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是一所享誉海内外的高等学府。2017年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2022年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拥有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包括教职工1775人,专任教师1038人,其中教授319人,副教授405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445人。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32人,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6人,建有1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学科涵盖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门类,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一级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始终坚持“四个面向”,不断健全新型举校体制,持续强化有组织科研,在地质学、矿产资源能源、地质工程、地球物理、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地理信息系统与测绘、材料科学与化学、经济与管理等研究领域具有特色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