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河北招生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71所。在本省,有9所高校开设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河北师范大学;而在省外,有65所高校面向河北省招生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东华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河北省招生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河北本省开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9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河北师范大学(地方专项计划)(562分)、华北理工大学(唐山市)(544分)、河北金融学院(保定市)(512分)、河北北方学院(497分)、唐山学院(493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河北师范大学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562 |
2 | 河北师范大学(地方专项计划)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562 |
3 | 华北理工大学(地方专项计划)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551 |
4 | 华北理工大学(唐山市)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544 |
5 | 河北金融学院(保定市)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512 |
6 | 河北北方学院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497 |
7 | 唐山学院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493 |
8 | 衡水学院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482 |
9 |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石家庄市)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442 |
在河北招生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65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东华大学(上海市)(622分)、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市)(621分)、河海大学(620分)、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615分)、西南大学(重庆市)(614分)、安徽大学(612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市)(612分)、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609分)、重庆邮电大学(602分)、北京信息科技大学(594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东华大学(上海市)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622 |
2 |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市)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621 |
3 | 河海大学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620 |
4 | 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615 |
5 | 西南大学(重庆市)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614 |
6 | 安徽大学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612 |
7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市)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612 |
8 |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609 |
9 | 重庆邮电大学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602 |
10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594 | ... |
56 | 广州软件学院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464 |
57 | 南昌交通学院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463 |
58 | 山西晋中理工学院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463 |
59 | 武昌理工学院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460 |
60 |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454 |
61 |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450 |
62 | 沈阳城市学院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446 |
63 | 辽宁理工学院(锦州市)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441 |
64 | 长春建筑学院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440 |
65 | 三亚学院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439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河北省招生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是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骨干大学,河北省“双一流”建设一层次高校。学校起源于1902年创建于北京的顺天府学堂和1906年创建于天津的北洋女师范学堂,具有120多年的发展历史和光荣的办学传统。1996年6月,原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学院与创建于1952年的河北教育学院、创建于1984年的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共建河北师范大学。
学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不断提高办学水平,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获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14个专业通过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4个、一流本科课程21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项,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门、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3个,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案例库收录教学案例34篇;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8个、一流本科课程47门、本科教育创新高地7个、品牌特色专业8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4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0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9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学校获评“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入选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实施院校。近年来,共获得6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
2、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是农业农村部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全国文明校园、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曾担任学校名誉校长。
学校的前身是1903年创办的修业学堂,周震鳞、黄兴、徐特立、毛泽东等先后在此执教。1951年3月由修业学堂发展而来的湖南省立修业农林专科学校与湖南大学农业学院合并组建湖南农学院,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校名。1994年3月更名为湖南农业大学。历经百廿风雨,学校砥砺前行,始终秉承爱农为农传统,践行强农兴农使命,现已发展成为以农学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协同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3、黑龙江工程学院
黑龙江工程学院坐落在风光秀丽的北国名城——哈尔滨市。学校始建于1952年,前身是黑龙江省交通厅所属的黑龙江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和原冶金部所属的哈尔滨工程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合并组建更名为黑龙江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70余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始终秉承“明德求真、知行合一”的校训,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形成了今天的黑龙江工程学院“以国家需要为第一使命、以龙江需求为第一责任、以人民满意为第一目标”的新时代目标追求,引领学校全面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