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经济学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重庆招生经济学类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50所。在本省,有2所高校开设了经济学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西南大学;而在省外,有50所高校面向重庆市招生经济学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复旦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重庆市招生经济学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重庆本省开设经济学类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西南大学(569分)、重庆邮电大学(523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西南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 | 569 |
2 | 重庆邮电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 | 523 |
在重庆招生经济学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50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复旦大学(674分)、中国人民大学(665分)、武汉大学(654分)、南开大学(646分)、华中科技大学(640分)、厦门大学(635分)、中山大学(633分)、华南理工大学(625分)、四川大学(624分)、吉林大学(608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复旦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 | 674 |
2 | 中国人民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 | 665 |
3 | 武汉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 | 654 |
4 | 南开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 | 646 |
5 | 华中科技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 | 640 |
6 | 厦门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 | 635 |
7 | 中山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 | 633 |
8 | 华南理工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 | 625 |
9 | 四川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 | 624 |
10 | 吉林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 | 608 | ... |
41 | 华侨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 | 508 |
42 | 中南民族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 | 507 |
43 | 天津商业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 | 498 |
44 | 贵州财经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 | 494 |
45 | 石河子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 | 484 |
46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 | 481 |
47 | 河北地质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 | 479 |
48 | 山东工商学院 | 经济学类 | 本科 | 474 |
49 | 长江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 | 472 |
50 | 北方民族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 | 458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重庆市招生经济学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重庆邮电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学校积极推进课程教育改革,是重庆市高水平新工科高校,现建有8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基地,10个国家级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外实习实训和就业基地200余个;工业互联网学院入选国家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另有重庆市未来技术学院1个、现代产业学院1个、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1个、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创新创业学院1个。建成国家级课程19门,市级课程157门,国家及重庆市教学团队40个。自主研发了覆盖本科全部课程资源的课程中心。学校作为重庆唯一的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近年来,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承担国家及部省级教改项目27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5项、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6项。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构建集人文通识教育、创新创业能力教育、创业实践训练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业意识。学校主动寻求与行业企业合作,与四川电信联合实施“天翼优培生计划”,与重庆电信联合实施“渝翼新青年”项目,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实施“华为鲲鹏计划”“华为智能基座项目”,与东方红卫星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联合实施“航天班项目”……深化联合人才培养项目建设,将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有机结合,将行业对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引入教学过程。学校是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发起高校之一,获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获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总成绩在重庆市属高校中排名第一;参加“互联网+”大赛、数模竞赛和电子设计竞赛,成绩一直位居重庆市高校前列。近五年来,学生获国家级奖励2300余项、省部级奖励4900余项。在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七轮总排行榜(本科)中位列第57名,在2018—2022年全国地方本科院校学科竞赛评估中位列第23名,均位列重庆市属高校第一。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获评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厦门大学
学校发挥“侨、台、特、海”区位优势,彰显“海峡、海丝、海洋”办学特色,先后进入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学校建有思明校区、漳州校区、翔安校区和马来西亚分校,设有6个学部、34个学院(直属系、直属中心)和17个研究院,形成了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12个学科门类的学科体系,设有36个博士后流动站。2022年,学校入选国家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化学、生物学、海洋科学、生态学、统计学、教育学共6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在全国新一轮学科评估中,高峰学科、优势学科数量实现倍增,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近30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占比74%。共有两院院士35人(含双聘18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4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4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56人,国家级领军人才179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223人次;国家创新研究群体1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2项、教育部创新团队9个,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涌现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教育世家、全国杰出教学奖等一批师德典范。
3、四川大学
岷峨挺秀,锦水含章。巍巍学府,德渥群芳。
四川大学现有纸本文献839万册、中外文文献数据库325个、古籍特藏文献26.8万册(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48部),收藏文物8.5万余件、动植物标本94万余件(份),各类档案约37万卷(其中珍贵历史档案9000余卷)。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齐全、设备先进。学校还建有分析测试中心、国家外语考试与出国留学人员培训机构以及成人继续教育学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