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应用化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内蒙古招生应用化学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88所。在本省,有12所高校开设了应用化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内蒙古大学;而在省外,有78所高校面向内蒙古招生应用化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大连理工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内蒙古招生应用化学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内蒙古本省开设应用化学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2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内蒙古大学(498分)、内蒙古工业大学(420分)、内蒙古农业大学(387分)、内蒙古科技大学(384分)、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369分)、呼和浩特民族学院(355分)、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353分)、河套学院(352分)、内蒙古民族大学(352分)、集宁师范学院(351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内蒙古大学 | 应用化学 | 本科一批 | 498 |
2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应用化学 | 本科一批 | 420 |
3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应用化学 | 本科二批 | 387 |
4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应用化学 | 本科二批 | 384 |
5 |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 | 应用化学 | 本科二批 | 369 |
6 |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 应用化学 | 本科二批 | 355 |
7 | 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 | 应用化学 | 本科二批 | 353 |
8 | 河套学院 | 应用化学 | 本科二批 | 352 |
9 | 内蒙古民族大学 | 应用化学 | 本科二批 | 352 |
10 | 集宁师范学院 | 应用化学 | 本科二批 | 351 |
11 | 呼伦贝尔学院 | 应用化学 | 本科二批 | 347 |
12 |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 | 应用化学 | 本科二批 | 343 |
在内蒙古招生应用化学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78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大连理工大学(595分)、北京科技大学(572分)、华东理工大学(549分)、合肥工业大学(545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537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529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528分)、首都师范大学(525分)、华中农业大学(523分)、天津工业大学(520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大连理工大学 | 应用化学 | 本科一批 | 595 |
2 | 北京科技大学 | 应用化学 | 本科一批 | 572 |
3 | 华东理工大学 | 应用化学 | 本科一批 | 549 |
4 | 合肥工业大学 | 应用化学 | 本科一批 | 545 |
5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应用化学 | 本科一批 | 537 |
6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应用化学 | 本科一批 | 529 |
7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应用化学 | 本科一批 | 528 |
8 | 首都师范大学 | 应用化学 | 本科一批 | 525 |
9 | 华中农业大学 | 应用化学 | 本科一批 | 523 |
10 | 天津工业大学 | 应用化学 | 本科一批 | 520 | ... |
69 |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 应用化学 | 本科二批 | 349 |
70 | 营口理工学院 | 应用化学 | 本科二批 | 349 |
71 | 黑河学院 | 应用化学 | 本科二批 | 346 |
72 | 天水师范学院 | 应用化学 | 本科二批 | 344 |
73 |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 应用化学 | 本科二批 | 342 |
74 | 宁夏理工学院(民办) | 应用化学 | 本科二批 | 336 |
75 | 沈阳科技学院(民办) | 应用化学 | 本科二批 | 335 |
76 | 武汉城市学院(民办) | 应用化学 | 本科二批 | 333 |
77 | 闽南科技学院(民办) | 应用化学 | 本科二批 | 333 |
78 |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独立学院) | 应用化学 | 本科二批 | 332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内蒙古招生应用化学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直属高校,自治区重点建设院校,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高校。学校在乌兰夫同志的关怀支持下于1953年建立,前身是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和内蒙古民族师范学校,2000年合并组建了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呼和浩特民族学院。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21年被列入内蒙古教育“十四五”规划新增硕士学位建设单位。2023年成为自治区“十四五”时期应用型转型高校。
全校现有教职工690人,其中专任教师517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占25.15%、硕士及以上占84.72%,副高及以上职称占44.71%。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团队1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8人,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5人,自治区“111人才工程”“草原英才工程”“321人才工程”人选12人,“四个一批”人才1人,自治区青年创新人才1人,“草原英才工程”青年创新人才5人,自治区教学名师8人,教坛新秀7人,自治区高校青年科技英才领军人才3人和骨干人才2人。有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委员1人。聘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教师荣获自治区自然科学二等奖、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民委教学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
2、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位于春城昆明,北依龙泉山、东傍盘龙江,毗邻著名风景名胜昆明黑龙潭公园,是云南省省属重点大学。
学校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先后荣获“全国创新创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需求、融入国家战略,坚持以人才培养与社会融合的大系统育人理念为导向,以多样化农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主线,以知识、能力、素质为要素,以培养目标为基础,以培养质量标准为核心,以支撑引领云南现代农业发展为己任,培养了一批批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办学初期,农业教育家汤惠荪、农学家张海秋、育种学家诸宝楚、植物病理学家段永嘉、烟草学家徐天骝、生物统计学家昝维廉、园艺学家蔡克华等为代表的一批学术先贤开创了边疆农大办学基业,先人风范激励着一代代学子践行“厚德博学、明理尚农”之校训。办学85年来,为社会培养了18万余名具有“科学情操、大地情怀、农民情结”的专业人才。其中,水稻育种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归侨邓友成,献身彝区五十年,育成“楚粳”系列水稻品种,推广面积占云南省中海拔地区水稻种植面积50%以上;烟草育种专家、全国烟草行业劳动模范李永平,育成“云烟85”和“云烟87”品种,推广面积占2007年全国烟草种植面积的56.7%;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崔秀明,立足边疆苗岭壮乡,成为开创“三七之乡”支柱产业科技领军人;畜牧专家马崇文扎根基层第一线,成为“感动中国畜牧兽医科技推广功勋人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先进工作者李华春,为云南乃至全国以及东南亚国家的动物疫病防控做出了重要贡献;全国先进工作者胡明成,扎根昭通开展粮食作物科研与推广应用工作,支撑全市百万吨增产计划如期实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晋洪江,为金平县如期脱贫作出贡献;全国“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获得者张可,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是小我融入大我的最直接的体现。多年来,在大健康、生物科技、农业领域涌现出了一批干事创业的优秀企业家,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云南省农业高级技术人员80%以上、农业技术推广站(所)负责人80%以上、县乡主管农业的领导80%以上是我校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占25%以上,他们既熟悉少数民族文化、又掌握现代农业科技和管理知识,扎根边疆民族地区孜孜以求,勤奋工作,为增进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3、赣南师范大学
赣南师范大学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是江西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江西省公费师范生培养高校,被列为教育部对口支援高校、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重点支持院校。
学校获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和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有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获教育部首批“四新”建设项目2个、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2个、教育部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个、教育部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1个、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案例24个。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9门。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8项、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
相关推荐:
安徽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