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计算机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内蒙古招生计算机类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110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清华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内蒙古招生计算机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内蒙古招生计算机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10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清华大学(685分)、北京大学(678分)、华中科技大学(630分)、中国人民大学(639分)、武汉大学(624分)、电子科技大学(629分)、北京邮电大学(627分)、四川大学(620分)、西北工业大学(619分)、东南大学(618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清华大学 | 计算机类 | 本科一批 | 685 |
2 | 北京大学 | 计算机类 | 本科一批 | 678 |
3 | 华中科技大学 | 计算机类 | 本科一批 | 643 |
4 | 中国人民大学 | 计算机类 | 本科一批 | 639 |
5 | 武汉大学 | 计算机类 | 本科一批 | 635 |
6 | 华中科技大学 | 计算机类 | 本科一批 | 630 |
7 | 电子科技大学 | 计算机类 | 本科一批 | 629 |
8 | 北京邮电大学 | 计算机类 | 本科一批 | 627 |
9 | 武汉大学 | 计算机类 | 本科一批 | 624 |
10 | 四川大学 | 计算机类 | 本科一批 | 620 | ... |
101 |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 计算机类 | 本科二批 | 415 |
102 | 成都东软学院(民办) | 计算机类 | 本科二批 | 366 |
103 | 重庆财经学院(民办) | 计算机类 | 本科二批 | 353 |
104 | 沈阳工学院(民办) | 计算机类 | 本科二批 | 347 |
105 | 长春科技学院(民办) | 计算机类 | 本科二批 | 344 |
106 | 吉利学院(民办) | 计算机类 | 本科二批 | 342 |
107 |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民办) | 计算机类 | 本科二批 | 341 |
108 |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独立学院) | 计算机类 | 本科二批 | 338 |
109 |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独立学院) | 计算机类 | 本科二批 | 338 |
110 | 宁夏理工学院(民办) | 计算机类 | 本科二批 | 335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内蒙古招生计算机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全面开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2022年,学校顺利通过首轮“双一流”建设评估并进入第二轮建设高校名单,电气工程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1958年创建于北京,原名北京电力学院。学校长期隶属于国家电力部门管理。2003年,学校划转教育部管理,现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等12家特大型电力企业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成的理事会与教育部共建。学校校部设在北京,分设保定校区,两地实行一体化管理。学校现有教职工近3100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4万余人,研究生1.2万余人。学校占地1600余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
2、东北林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是一所以林科为优势、林业工程为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校,地处我国最大国有林区的中心——哈尔滨市,校园占地136公顷,并拥有帽儿山实验林场(帽儿山森林公园)和凉水实验林场(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总面积达3.3万公顷。
教学科研平台。学校拥有优良的教学科研平台和实践教学基地。有林木遗传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帽儿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有森林植物生态学、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东北盐碱植被恢复与重建、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16个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4个黑龙江省国际合作实验室;有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猫科动物研究中心,3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其中1个升级为“2.0”计划),有林学、森林工程、野生动物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森林工程、野生动物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2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4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有2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6个省级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智库;有3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的长期科研基地;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检测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总站检测中心等;有113个校外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2020年,帽儿山实验林场、凉水实验林场和森林博物馆入选第五批全国林草科普基地,森林博物馆晋级“国家二级博物馆”。2021年,成立了东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
3、西南民族大学
砥砺奋进,岁月流金。西南民族大学坐落于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是国家民委直属综合性普通高校,国家民委、教育部、四川省、成都市共建高校。学校前身为西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0年7月,于1951年6月1日正式成立,2003年4月更名为西南民族大学,是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关怀下,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高校之一。邓小平同志先后两次为学校题词。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西南民委主任王维舟为首任院长。2003年学校在首轮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3年入选“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2017年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2017年、2020年连续两届荣膺“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铸造品牌,彰显特色。学校立足“四个服务”,坚持“四个面向”,大力推进有组织科研。近五年来,学校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391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39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近700项;发表CSSCI期刊论文近1000篇、SCI论文8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300余部;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156项。学校现有2个国家级平台“四川若尔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国家级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青藏高原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49个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协同创新分中心、省部级智库等省(部)级设立或委托建设的科研平台、培训基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民族学刊》连续多次入选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和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四川动漫制作技术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