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专科批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重庆招生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的专科批高校一共有4所。在本省,有3所高校开设了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而在省外,只有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1所高校面向重庆市招生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重庆市招生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排名较好的专科批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重庆本省开设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文史类)的专科批院校一共有3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369分)、重庆化工职业学院(339分)、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333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 | 安全技术与管理 | 专科 | 369 |
2 | 重庆化工职业学院 | 安全技术与管理 | 专科 | 339 |
3 | 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 安全技术与管理 | 专科 | 333 |
在重庆招生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文史类)的省外专科批院校只有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06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 安全技术与管理 | 专科 | 306 |
1、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建校于1956年,占地900余亩,主校区位于重庆市主城南岸区茶园广阳湾智创生态城,东站新校区正在建设,学生12000余人。学校是重庆市唯一 一所公办全日制建设类高等职业院校,重庆市优质高等职业院校,重庆市“双高计划”立项建设单位,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重庆市专本贯通试点单位,2021年国家“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项目单位,重庆市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重庆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重庆市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学校始终秉承“厚德、笃学、求实、创新”校训,始终坚持“习学相融,知行统一,培育建设英才,服务城乡发展”理念,充分彰显城乡建设行业特色,先后为国家输送了10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国际交流广泛。学校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乌干达、老挝等10余个国家高校、科研院深度合作,与澳大利亚高登职业技术学院共同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老挝琅南塔师范学院共建“丝路学院”,与乌干达坎帕拉国际大学共建中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鲁班工坊”,成功实施巴渝海外引智计划,连续2年承接重庆市人民政府外国留学生市长奖学金丝路项目,与重庆对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举办“‘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建设行业中高级管理人员研修项目”,为东非渝资建设类项目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招收并培养南非、老挝、柬埔寨、白俄罗斯等国留学生40余名,为坦桑尼亚、塞舌尔、斯里兰卡等国编制职业岗位和教学标准10余项,持续推进教育开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打造建设类职业教育国际品牌。
2、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1年,首批入驻天津海河教育园区,是一所公办全日制高职院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重点专业群(A档)建设单位;是国家优质高职院校;是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优秀);是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是国家首批职业教育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国家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教学资源库升级项目和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主持单位;是全国轻工行业钟表与精密制造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是国家高等职业学院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单位;是天津滨海新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是海河教育园区思政课资源共建共享联盟牵头单位;是海河教育园区无人机产教融合联盟牵头单位。学院始终秉承“精益求精”的校训,依法治校,服务天津,面向全国,荣获国家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
学院是天津市高校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学会理事单位,聘用了外籍专家、教师4名,兼职教授1名。先后选派教师赴德国、瑞士、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新加坡、韩国等13个国家和我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进行专业培训。2018年7月,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启动运营巴基斯坦鲁班工坊,其培训课程纳入当地职业教育体系。完成精密机械技术等3个专业的国际化课程标准建设,不断提升国际化优势专业建设水平。
3、重庆化工职业学院
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示范性实训基地
学校每年为社会培训及鉴定上万人,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全市高职院校前列。学校与地方深度合作,与长寿区共建光电产业基地和3D打印创新基地,与经开区共建绿色化工与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积极响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与长寿区共同打造环重庆化工职业学院创新生态圈。与530余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基地104个,牵头成立了重庆化医职业教育集团;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10余项,为企业创造产值近1.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