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质学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四川招生地质学类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7所。在本省,只有成都理工大学1所高校开设了地质学类专业;而在省外,有9所高校面向四川省招生地质学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四川省招生地质学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四川招生地质学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成都理工大学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74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成都理工大学 | 地质学类 | 本一批 | 574 |
在四川招生地质学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9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中国地质大学(武汉)(604分)、兰州大学(619分)、中山大学(民族班)(619分)、长安大学(609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民族班)(598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地质学类 | 本一批 | 620 |
2 | 兰州大学 | 地质学类 | 本一批 | 619 |
3 | 中山大学(民族班) | 地质学类 | 本一批 | 619 |
4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地质学类 | 本一批 | 612 |
5 | 长安大学 | 地质学类 | 本一批 | 609 |
6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地质学类 | 本一批 | 604 |
7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地质学类 | 本一批 | 601 |
8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民族班) | 地质学类 | 本一批 | 598 |
9 | 东北石油大学 | 地质学类 | 本一批 | 529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四川省招生地质学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56年的成都地质勘探学院,是共和国建国初期的三所地质院校之一。1958年更名为成都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大学。学校先后由地质部、地质矿产部、国土资源部直属,2000年划转地方,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办学体制。2010年学校成为国土资源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9年成为教育部与四川省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学校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成都理工大学学科优势特色鲜明,以理工为主,地质、石油、资源、核技术、环境为优势,土木、化工、材料、电子、机械、信息、管理为特色,经管、文法、外语、艺术、体育等协调发展。现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学校有1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4个省级重点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进入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行列。有5个学科(地球科学、工程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化学、材料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进入四川省“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2、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和良好声誉。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世界49个国家和地区的276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牵头成立的“一带一路”高校联盟,成员总数达184个。在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建有3所孔子学院。与美国德雷塞尔大学合作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合作办学项目,与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合作举办兰州大学威尔士学院。
3、中山大学
今日的中山大学,由1952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于2001年10月合并而成。通过部省共建,在国家、地方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下,中山大学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形成了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特质。
人才输出质量不断提高中山大学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多措并举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我校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2023年,近八成就业的毕业生前往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人工智能等国家重点行业和领域工作;超八成就业的毕业生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发展战略区域;共有993名毕业生投身西部、基层就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升学深造质量进一步提高,其中,国(境)内升学毕业生中超九成去往“双一流”高校和重点科研院所深造,国(境)外深造的毕业生主要前往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牛津大学、香港大学等高校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