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旅游管理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湖南招生旅游管理类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1所。在本省,有6所高校开设了旅游管理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湖南师范大学;而在省外,有9所高校面向湖南省招生旅游管理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华南理工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湖南省招生旅游管理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湖南本省开设旅游管理类专业(文史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6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湖南师范大学(567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489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湖南师范大学 | 旅游管理类 | 本科批 | 573 |
2 | 湖南师范大学 | 旅游管理类 | 本科批 | 571 |
3 | 湖南师范大学 | 旅游管理类 | 本科批 | 567 |
4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旅游管理类 | 本科批 | 506 |
5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旅游管理类 | 本科批 | 502 |
6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旅游管理类 | 本科批 | 489 |
在湖南招生旅游管理类专业(文史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9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华南理工大学(608分)、中山大学(607分)、南昌大学(570分)、海南大学(566分)、浙江工商大学(550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华南理工大学 | 旅游管理类 | 本科批 | 608 |
2 | 中山大学 | 旅游管理类 | 本科批 | 607 |
3 | 南昌大学 | 旅游管理类 | 本科批 | 570 |
4 | 海南大学 | 旅游管理类 | 本科批 | 566 |
5 | 浙江工商大学 | 旅游管理类 | 本科批 | 550 |
6 | 河南大学 | 旅游管理类 | 本科批 | 545 |
7 | 济南大学 | 旅游管理类 | 本科批 | 544 |
8 | 海南师范大学 | 旅游管理类 | 本科批 | 499 |
9 | 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 旅游管理类 | 本科批 | 442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湖南省招生旅游管理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是湖南省人民政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先后与英国、日本、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美国等27个国家和地区的101所高校和机构建立合作与交流关系,开展了中外合作办学、师资进修培训、学生联合培养、学生交换访学、专业实践及游学、国际科研合作、联合举办国际学术会议以及人文交流等多形式对外交流。与英国班戈大学联合举办了湖南省第一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班戈学院,主导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一带一路”热带干旱经济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并设有多个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创新合作基地。学校具备来华国际学生招生资格,覆盖博士、硕士、本科和访学各层面。
2、海南大学
办学条件优良。现有海甸校区、儋州校区、观澜湖校区、崖州湾科教园、城西科教园,分布在海口、三亚、儋州等地,校园占地面积6192亩,环境典雅大方、阳光温馨,具有浓厚人文气息和浓郁热带风情。学校教学科研支撑体系完备,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齐全,校舍建筑面积164万平方米,高标准科研试验基地3500余亩。
学科特色鲜明。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组建南繁与热带高效农业、海洋科技、信息技术、生态文明、全健康、自贸港发展与制度创新、文化与旅游等七个协同创新中心,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作物学连续两轮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植物学和动物学、材料科学、化学、农业科学、工程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生物学和生物化学、一般社会科学等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3、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商务部和教育部共建大学,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杭州,前身是创建于1911年的杭州中等商业学堂,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商业专门学校之一。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杭州商学院,1998年从原商业部直属院校改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浙江工商大学。百余年来学校秉承商科办学传统,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以经管类学科为主,理工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提高。2017年,学校被确定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统计学、工商管理学入选省优势特色学科名单。2023年,学校入选浙江省“双一流196工程”院校,统计学入选省登峰学科建设名单,工商管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入选省优势特色学科名单。
作为商务部全国两所共建高校之一,学校积极服务国家经贸强国战略,推动部校共建实现政策、趋势共同研究,高层次商务人才共同培养,论坛活动共同举办;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成果突出,曾多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优秀成果奖;加强高层次科学研究平台建设,现有国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示范基地、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130余个。学校发挥学科优势,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等指数研究、服务重大国势的统计研判、区域经济发展统计监测预警推演、浙商研究等产生重要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