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哪个学校好)

更新:2025-03-26 17:16:13 新高考网

湖北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湖北招生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35所。在本省,有11所高校开设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湖北大学;而在省外,有25所高校面向湖北省招生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华南理工大学。

湖北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哪个学校好)

一、湖北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湖北省招生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湖北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湖北本省开设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1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湖北大学(575分)、湖北工业大学(第06组)(567分)、武汉纺织大学(550分)、江汉大学(540分)、武汉轻工大学(543分)、湖北经济学院(第06组)(526分)、湖北汽车工业学院(490分)、武汉工商学院(444分)、武汉华夏理工学院(437分)、湖北恩施学院(第06组)(432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湖北大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批575
2湖北工业大学(第06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批567
3武汉纺织大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批550
4江汉大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批549
5武汉轻工大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批543
6江汉大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批540
7湖北经济学院(第06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批526
8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批490
9武汉工商学院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批444
10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批437
11湖北恩施学院(第06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批432

2、湖北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湖北招生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5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华南理工大学(644分)、北京邮电大学(642分)、哈尔滨工业大学(第06组)(630分)、南京理工大学(第01组)(629分)、哈尔滨工程大学(618分)、合肥工业大学(615分)、江南大学(615分)、中国矿业大学(第03组)(611分)、安徽大学(610分)、北京中医药大学(610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华南理工大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批644
2北京邮电大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批642
3哈尔滨工业大学(第06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批630
4南京理工大学(第01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批629
5哈尔滨工程大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批618
6合肥工业大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批615
7江南大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批615
8中国矿业大学(第03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批611
9安徽大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批610
10北京中医药大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批610
...
16南京工程学院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批554
17上海商学院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批552
18西北师范大学(第06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批545
19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批538
20贵州财经大学(第02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批534
21兰州理工大学(第01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批533
22河北地质大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批518
23哈尔滨商业大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批512
24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批486
25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批451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湖北省招生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湖北招生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的大学简介

1、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坐落于世界著名道教文化圣地武当山北麓、汉江秀水之滨、南水北调源头,中国商用车之都的湖北省十堰市,是全国唯一一所以汽车命名、最具汽车特色的公办普通高等院校,原机械工业部直属院校,是国家“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入选高校、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单位、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获批高校,也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东风汽车集团共建高校、湖北省产教融合示范项目入选高校、湖北省“园林式校园”“湖北省省级文明(单位)校园”。

学校创建于1972年,前身是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原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组建的工人大学。经过50余年发展,学校已经成为覆盖工、管、理、经、文、法、艺等七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应用型大学。目前,学校占地面积约1700亩,校舍面积约60万平方米,馆藏纸质文献约162万册,电子图书总量约413.7万册。现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约2.1万余人(含科技学院)。

2、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由创建于1953年的新中国军工科技最高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分建而成,经历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1995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获批成立研究生院;2011年,获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7年,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2018年,王泽山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同年,学校成为工信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高校。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厚德博学”的办学理念,秉持“进德修业,志道鼎新”的校训,弘扬“团结、献身、求是、创新”的校风,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为党育英才、为国铸利器,围绕陆海空天信融合发展,向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

学校人才培养水平突出,育人成果丰硕。始终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围绕“工程精英、社会中坚”的人才培养定位,立足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新要求,培养德才兼备、求真务实、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竞争力、能引领未来的创新型精英人才。办学70余年以来,累计为国家培养输送了19万余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其中16人当选两院院士。“十三五”以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3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成效显著,获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是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同时也是“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和“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落户高校;在各类重大赛事中屡获佳绩,其中,在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学校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捧得“挑战杯”;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总冠军,成为全国同时获得“挑战杯”和“互联网+”总冠军的三所高校之一。

3、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是教育部、应急管理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先后进入国家“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学校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的高校之一,设有国家批准的研究生院。学校现坐落于素有“五省通衢”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徐州市,有文昌和南湖两个校园,占地42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56万平方米,馆藏图书文献2000多万册(件)。学校现有2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江苏省优势学科、7个江苏省重点学科;1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学校设23个学院,74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3600余人,各类博士、硕士研究生13300余人,留学生680余人,继续教育学生10000余人;有教职工3450余人;有8个国家级科研平台,50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另设有1个独立学院徐海学院。

学校坚持“四个面向”,强化有组织的科研攻关,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科技成果。学校拥有5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39个其他省部级科研平台。学校在深圳、北京、新疆、贵州等地分别设立深圳研究院、能源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西部能源研究院、贵州研究院,在校内组建碳中和研究院、物联网(感知矿山)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等3个交叉学科直属科研机构,与徐州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建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徐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院、中国矿大-徐工矿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等6个对外合作科研平台。“十二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包括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000余项,其中在2022年获批国家部委推荐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36项,1项成果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023年到账科研经费12.6亿元。

相关推荐: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大学有哪些(最新排名榜一览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