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广东招生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47所。在本省,有6所高校开设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广东药科大学;而在省外,有42所高校面向广东省招生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四川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广东省招生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广东本省开设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6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广东药科大学(509分)、仲恺农业工程学院(505分)、惠州学院(501分)、岭南师范学院(496分)、广东石油化工学院(496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广东药科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509 |
2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505 |
3 | 惠州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501 |
4 | 岭南师范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496 |
5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496 |
6 | 韩山师范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494 |
在广东招生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42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四川大学(625分)、西南交通大学(609分)、华东理工大学(607分)、江南大学(594分)、海南大学(588分)、西南石油大学(568分)、天津工业大学(561分)、华侨大学(560分)、天津科技大学(555分)、青岛科技大学(551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四川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625 |
2 | 西南交通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609 |
3 | 华东理工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607 |
4 | 江南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594 |
5 | 海南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588 |
6 | 西南石油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568 |
7 | 天津工业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561 |
8 | 华侨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560 |
9 | 天津科技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555 |
10 | 青岛科技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551 | ... |
33 | 湖南工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514 |
34 | 广西民族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514 |
35 | 北部湾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510 |
36 | 长春工业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507 |
37 | 安徽工程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507 |
38 | 河南工程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496 |
39 |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 | 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 | 本科批 | 493 |
40 | 黑龙江工程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493 |
41 |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487 |
42 | 常州大学怀德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485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广东省招生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韩山师范学院
韩山师范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广东省属本科师范院校,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潮州市。学校前身可追溯到宋代元祐五年(1090年)潮州人为纪念韩愈而建立的“韩山书院”,校史从创立于清光绪廿九年(1903年)的“惠潮嘉师范学堂”起算,是中国第一批、广东第一所专门培养师资的学校。学校在1921年更名为广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935年更名为广东省立韩山师范学校,1949年更名为韩山师范学校,1958年更名为韩山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韩山师范学院。形成了“勤教力学,为人师表”的校训和“爱国爱乡爱校的家国情怀、明道传道学道的师道精神、求是求真求正的学人品质、仁爱进取精诚的心灵境界”的韩师人精神特质以及“扎根潮州百年深耕师范教育”的办学特色。校友遍布海内外,涌现了一批杰出人物,如国学大师饶宗颐,岭南词宗詹安泰,中山大学第一任校长邹鲁,著名哲学家陈唯实,国际摄影大师陈复礼,旅港爱国实业家陈伟南,马来西亚实业家林进华,泰国实业家陈汉士,台湾地区著名书法教育家陈其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全国人民警察一级英雄模范朱明健等。
坚持师范性、应用性、地方性、开放性、综合性的办学定位。现设有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等17个二级学院和广东省陶瓷职业技术学校,60个本科专业,形成以教育学科为特色优势,文、理、工、经、管、法、史、艺等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面向全国14个省(区)和港澳台招生,全日制在校生24000余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校生6000余人;近年来与云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院校联合培养研究生,为广东及周边省份输送了大批优秀教师及其他各类人才,为地方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先后与哈萨克斯坦、韩国、日本、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德国、俄罗斯、乌克兰、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的37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密切的教育与学术交流合作关系,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办学、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协同创新计划”重点建设高校,设有研究生院。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中心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成都。
建有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筹)、轨道交通运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桥梁智能与绿色建造全国重点实验室、极端环境岩土和隧道工程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以及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另有40余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构建了以世界公认的“沈氏理论”和“翟孙模型”为标志的铁路大系统动力学基础研究体系,累计主持和参与获得国家科技奖励61项,其中参与特等奖2项,主持一等奖3项、二等奖15项,科技成果4次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尤其是中国轨道交通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获批国家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科技人才评价试点、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等建设名单。当前,学校正以锻造国家轨道交通战略科技力量、引领未来轨道交通发展为目标,围绕高速铁路、重载铁路、磁浮交通、新型城轨、真空管道超高速等领域有组织地开展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大力推进“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总投资5.8亿元)”和“准环对称仿星器(总投资2.8亿元)” 大科学装置建设, 以及具有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温超导高速磁浮技术”工程化及试验线建设。通过设立前沿科学研究院和未来技术研究院等,大力发展前沿交叉学科。
3、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位于渤海之滨、海河之畔,是中央和地方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高校,是以工为主、工理文农医经管法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是天津双城之“滨城”唯一一所拥有本硕博完整教育体系的大学。学校秉承“坚持拓展轻工特色,精心培育行业中坚,矢志服务国计民生”的办学传统,弘扬“尚德尚学尚行 爱国爱校爱人”的校训精神,为国家培养了近20万名毕业生,造就了一大批卓有建树的学术名家和行业翘楚,赢得了公认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
学校建有“发酵工程”国家重点学科,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两个学科获上级重点支持并入选天津市高校顶尖学科培育计划。现有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生物与医药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农业科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农业科学排名前1‰。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软科排名世界第27位,高分子学科在U.S.News全球排名第21位。现有本科招生专业57个,其中3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和天津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相关推荐:
广东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