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附分数线)

更新:2025-03-29 10:36:18 新高考网

湖南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湖南招生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38所。在本省,有10所高校开设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湖南师范大学;而在省外,有33所高校面向湖南省招生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重庆医科大学。

湖南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附分数线)

一、湖南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湖南省招生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湖南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湖南本省开设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0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湖南师范大学(564分)、南华大学(534分)、湖南中医药大学(533分)、吉首大学(521分)、湖南医药学院(453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湖南师范大学医学检验技术本科批590
2湖南师范大学医学检验技术本科批570
3湖南师范大学医学检验技术本科批564
4南华大学医学检验技术本科批560
5南华大学医学检验技术本科批541
6南华大学医学检验技术本科批534
7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检验技术本科批533
8吉首大学医学检验技术本科批521
9湖南医药学院医学检验技术本科批453
10邵阳学院医学检验技术本科批453

2、湖南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湖南招生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33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重庆医科大学(597分)、广州医科大学(596分)、南昌大学(595分)、中国医科大学(583分)、江苏大学(561分)、宁夏医科大学(561分)、广西医科大学(554分)、昆明医科大学(552分)、西南医科大学(541分)、浙江中医药大学(539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检验技术本科批597
2广州医科大学医学检验技术本科批596
3南昌大学医学检验技术本科批595
4中国医科大学医学检验技术本科批583
5江苏大学医学检验技术本科批561
6宁夏医科大学医学检验技术本科批561
7广西医科大学医学检验技术本科批554
8昆明医科大学医学检验技术本科批552
9西南医科大学医学检验技术本科批541
10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检验技术本科批539
...
24济宁医学院医学检验技术本科批484
25河北北方学院医学检验技术本科批482
26长治医学院医学检验技术本科批482
27台州学院医学检验技术本科批477
28甘肃医学院医学检验技术本科批475
29九江学院医学检验技术本科批468
30牡丹江医学院医学检验技术本科批459
31右江民族医学院医学检验技术本科批455
32河西学院医学检验技术本科批453
33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医学检验技术本科批439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湖南省招生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湖南招生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大学简介

1、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创建于1938年,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与湖南省重点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学校占地近3000亩,建筑面积133万平方米。主校区西偎麓山,东濒湘江,风光秀丽,是全国绿化“400佳”单位之一。

学校设有24个学院,现有本科专业94个,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2大学科门类。学校拥有伦理学、英语语言文学、中国近现代史、发育生物学、理论物理、基础数学等6个国家重点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化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工程科学、植物与动物学、环境与生态学、物理学、生物与生化、数学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哲学、生物学入选湖南省“世界一流培育学科”,发育生物学与生物育种学科群入选湖南省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理论经济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艺术学18个学科入选湖南省“十四五”重点学科。拥有2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3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以及2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华伦理文明研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中心,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拥有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湖南师范大学中心、国家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花鼓戏)、教育部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入选高校、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等17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中心);拥有省部共建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石化新材料与资源精细利用、动物多肽药物创制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农业部鲤鲫遗传育种中心;3个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拥有生物科学、物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和哲学4个湖南省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18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2个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湖南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1个湖南省种质资源库,1个湖南省双碳研究院,7个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5个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是湖南首批省级重点智库,拥有道德文化研究中心、“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传播研究中心、生态环境保护法治研究中心等3个省级专业特色智库;拥有10个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7个湖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湖南省“十四五”教育科学研究基地,2个湖南省社科普及基地,1个湖南省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入选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9个,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9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9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5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是“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单位,“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招生单位,是教育部、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教育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湖南)。

2、中国医科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建校至今,共培养了30多万名高级医学专门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多年来,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国家卫生管理的领导干部和医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其中,国家卫生部正副部长10位,省军级以上领导干部100余位,将军40余位,“七一勋章”获得者2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9位,被誉为“红色医生的摇篮”。

学校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教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5人(其中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教学名师2人)、青年拔尖人才人选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讲座教授1人、青年学者2人、特岗学者3人;国家“优青”1人,海外“优青”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3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人选1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国家卫健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5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55人;“兴辽英才计划”杰出人才2人、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培养引进计划创新团队1个,辽宁省领军人才3人次,辽宁省优秀专家23人,辽宁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21人次,辽宁特聘教授44人次;“兴辽英才计划”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6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辽宁特聘教授)16人、青年拔尖人才24人;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名师15人,辽宁省优秀教师3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30人,辽宁省黄大年教师团队3个,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13人、千人层次125人。在中华医学会担任主任委员1人,候任主任委员2人,副主任委员15人;现有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3人,委员10人。

3、长治医学院

长治医学院是山西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坐落在素有红色之都、魅力之城美誉的山西省长治市,位于太行、太岳腹地和晋冀豫三省交界,是本地区开展人才培养、医疗服务、医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和进行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主要窗口。

临床医学为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临床医学、护理、药学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消化道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团队为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消化道肿瘤综合防治学科群”为山西省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近五年来,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670项,其中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96项。发表论文3,600余篇,被SCI收录近700篇;教师出版学术专著200余部。

相关推荐: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大学有哪些(最新排名榜一览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