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黑龙江招生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3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南京工业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黑龙江省招生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黑龙江招生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3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南京工业大学(473分)、河北环境工程学院(355分)、呼和浩特民族学院(348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南京工业大学 | 水质科学与技术 | 本一批 | 473 |
2 |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 | 水质科学与技术 | 本二批 | 355 |
3 |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 水质科学与技术 | 本二批 | 348 |
1、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办学历史可溯源于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2001年由化工部南京化工大学与建设部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是首批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牵头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学校秉承“明德、厚学、沉毅、笃行”的校训,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形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鲜明特色。
学校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设有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特种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热管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高性能膜材料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8个,省部级研究中心3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8个。“十三五”以来,学校科研项目及成果获各级各类奖励40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奖7项,入选教育部“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项。1人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章,2人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7人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
2、河北环境工程学院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坐落在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的避暑胜地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学校前身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被社会誉为环保系统的“黄埔军校”、环保人才的“绿色摇篮”,是1981年经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以培养环境保护专业人才为主的高等学校,是我国最早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的高校之一,是目前全国唯一一所以生态环境教育为办学特色的全日制普通应用型、技术技能型本科大学,是河北省人民政府和生态环境部共建高校,是河北省第二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学校,是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首批试点高校,是中美产教融合+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第三批建设高校。原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曲格平教授和原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先生曾先后兼任院长。建校43年,学校在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办学历史见证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历程。
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近1万人。设有环境科学系、环境工程系、生态学系、环境艺术系、信息工程系、经济与管理系、人文社科系、体育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部、继续教育部等11个教学单位。学校围绕“美丽河北”建设目标,构建以“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为主干、“环境保护支撑类”“环境人文艺术类”为支撑的三大学科群。坚持需求导向,以产业链或产业链相关环节为主线整合构建了“环境管理、环境污染控制、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等10个专业集群,体现了学校生态环境教育特色交叉融合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和布局。设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等25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工学为主,理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布局。现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应用型转型示范专业1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6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6门,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获得河北省教学成果奖6项,获批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与实践项目、“省四新”专项教研项目、省级英语教改研究专项等省级教研项目73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建设84项。在人才培养中,探索构建“四课联动、多元协同、文化浸润”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将环境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生态文明素质突出、专业基础坚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3、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直属高校,自治区重点建设院校,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高校。学校在乌兰夫同志的关怀支持下于1953年建立,前身是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和内蒙古民族师范学校,2000年合并组建了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呼和浩特民族学院。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21年被列入内蒙古教育“十四五”规划新增硕士学位建设单位。2023年成为自治区“十四五”时期应用型转型高校。
学校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与蒙古国、白俄罗斯、菲律宾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建有教育部“蒙古国研究中心”和国家民委“‘一带一路’沿线‘汉译学’研究中心”等2个国别区域研究中心,主办“民俗文化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民心相通”等学术会议,推进人文交流。学校与中央民族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建立对口支援关系,与南京工业大学和区内有关高校开展合作培养和交流。学校加强校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建自治区唯一一家“华为云学院鲲鹏中心”,为自治区电子信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数字经济产业提供自主可控技术应用型人才支撑。与国内7家知名企业共建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科学、数字经济等7个新兴本科专业,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学校与呼市新城区、苏尼特左旗、乌拉特后旗、新巴尔虎右旗等地方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拓展办学资源,推进全方位合作。
相关推荐:
黑龙江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