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轻化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更新:2025-04-17 18:29:48 新高考网

山西轻化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山西招生轻化工程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11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苏州大学。

山西轻化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一、山西轻化工程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山西省招生轻化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山西轻化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山西招生轻化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1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苏州大学(585分)、东北林业大学(550分)、陕西科技大学(539分)、长沙理工大学(498分)、天津工业大学(496分)、齐鲁工业大学(480分)、武汉纺织大学(475分)、南通大学(472分)、大连工业大学(465分)、福建农林大学(456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苏州大学轻化工程本科一批585
2东北林业大学轻化工程本科一批550
3陕西科技大学轻化工程本科一批539
4长沙理工大学轻化工程本科一批498
5天津工业大学轻化工程本科一批496
6齐鲁工业大学轻化工程本科一批480
7武汉纺织大学轻化工程本科二批475
8南通大学轻化工程本科二批472
9大连工业大学轻化工程本科二批465
10福建农林大学轻化工程本科二批456
11河北科技大学轻化工程本科二批455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山西省招生轻化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山西招生轻化工程专业的大学简介

1、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是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始建于1912年,2000年更名为天津工业大学,2017年、2022年连续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序列,2018年获批国防科工局与天津市共建高校,是我国最早开展纺织高等教育的学府之一,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艺、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综合大学。

学校积极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天津市首批“文明校园”、“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入选文化部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基地。

2、南通大学

南通大学(Nantong University)始建于1912年,源自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的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和南通纺织专门学校。2004年,原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南通大学。学校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学校综合实力在《2024中国大学评价》中列第100位,自然指数排名居内地高校第71位,ESI列内地高校综合排名第113位。

学校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石化重点实验室、中纺联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省军民融合创新平台、省重点高端智库、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点实验室、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一批高端科研平台。获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省双创示范基地、省互联网众创园、省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五年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项)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2项)等600余项,获专利授权2100余件,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全国创新争先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省科学技术奖、全国行业协会类科学技术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在内的一批高层次奖励,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

3、大连工业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4所轻工业院校之一,原隶属轻工业部,1998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辽宁省管理为主的体制。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由大连轻工业学院更名为大连工业大学。半个多世纪来,学校逐渐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艺、文、管、经六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以培养食品、轻工、纺织、艺术等专业人才为办学特色的高等学府。

学校不断推进教育国际化工程。打造“留学工大”品牌,先后获批辽宁省政府奖学金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丝绸之路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商请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高校研究生项目”和港澳台地区学生培养院校资格,开设了3个全英文授课本科专业,吸引品学兼优的来华留学生到学校学习。“十三五”期间,招收长短期留学生2500人,生源国涵盖60余个国家,来华留学学历生占比逐年提高,学生层次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形成了来华留学生本、硕、博培养体系。

相关推荐:

轻化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最新排名榜一览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