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更新:2025-04-23 12:58:02 新高考网

四川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四川招生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14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华中科技大学。

四川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一、四川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四川省招生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四川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四川招生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4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华中科技大学(666分)、中国海洋大学(626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609分)、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外合作联合学院)(599分)、上海海事大学(571分)、重庆交通大学(557分)、集美大学(550分)、江苏科技大学(中外合作)(529分)、广东海洋大学(523分)、江苏海洋大学(517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本一批666
2中国海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本一批626
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船舶与海洋工程本一批609
4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外合作联合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本一批599
5上海海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本一批571
6重庆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本一批557
7集美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本一批550
8江苏科技大学(中外合作)船舶与海洋工程本一批529
9广东海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本二批523
10江苏海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本二批517
11北部湾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本二批499
12山东交通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本二批497
13广东海洋大学(中外合作)船舶与海洋工程本二批489
14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本二批457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四川省招生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四川招生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大学简介

1、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贯彻建设“学生、学者与学术的大学”的教育思想,秉承“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办学理念,坚持“一流教学一流本科”的建设目标,采取多种举措,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和完善充满活力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几十年来,70余万毕业生走向社会,遍布全球各行各业。

2、山东交通学院

山东交通学院是一所以培养综合交通人才为办学特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山东省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人民政府与交通运输部共建高校。

学校始建于1956年,其前身是交通部济南汽车机械学校。2000年,学校由交通部划转山东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的管理体制;2002年,教育部批准济南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和中国重汽职工大学合并组建山东交通学院;2005年,山东省水运学校并入;2011年,学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2011年,获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50强”典型经验高校;2016年,山东省内燃机研究所整建制并入;2017年,获批山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A类);2019年,获批山东省文明校园;2020年,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高校;2021年,获批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2024年,获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经过67年的发展,学校逐步发展成为以“工”为主,“管、理”为支撑,以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国际化视野,富有创新意识和实干精神的交通事业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办学特色的高校,现已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为交通行业培训各种管理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共计31万余名。

3、广东海洋大学

广东海洋大学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自然资源部共建高校,是一所以海洋与水产学科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海洋大学,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教研平台优良。学校拥有1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平台——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华南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产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水产动物病害防控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国家贝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湛江)、广东省南美白对虾现代种业产业园、南海海洋牧场智能装备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等4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南海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重点实验室、陆架及深远海气候、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南海现代渔业协同创新中心等27个市厅级科研平台;工程训练中心、航海技能训练中心等1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7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3个省级科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1个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6个广东省产业学院;16个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拥有1个首批广东省协同创新平台培育对象——南海现代渔业协同创新中心。建有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中心(具有国家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实验室)、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实验室等98个校级教学科研实验室。有全国高校中水生生物标本最多的水生生物博物馆以及与自然资源部(原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共建的海洋遥感与信息技术实验室2个“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

相关推荐: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最新排名榜一览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