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生物科学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湖北招生生物科学类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41所。在本省,有7所高校开设了生物科学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武汉大学;而在省外,有38所高校面向湖北省招生生物科学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北京师范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湖北省招生生物科学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湖北本省开设生物科学类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7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武汉大学(649分)、华中师范大学(615分)、武汉理工大学(594分)、中南民族大学(第12组)(554分)、湖北大学(569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武汉大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批 | 649 |
2 | 华中师范大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批 | 615 |
3 | 武汉理工大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批 | 594 |
4 | 中南民族大学(第13组)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批 | 569 |
5 | 湖北大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批 | 569 |
6 | 中南民族大学(第12组)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批 | 554 |
7 | 长江大学(第09组)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批 | 540 |
在湖北招生生物科学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38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北京师范大学(第08组)(643分)、华南理工大学(640分)、四川大学(第08组)(639分)、山东大学(634分)、中国农业大学(634分)、吉林大学(627分)、中国海洋大学(626分)、兰州大学(625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616分)、中央民族大学(第09组)(615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北京师范大学(第08组)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批 | 643 |
2 | 华南理工大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批 | 640 |
3 | 四川大学(第08组)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批 | 639 |
4 | 山东大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批 | 634 |
5 | 中国农业大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批 | 634 |
6 | 吉林大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批 | 627 |
7 | 中国海洋大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批 | 626 |
8 | 兰州大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批 | 625 |
9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批 | 616 |
10 | 中央民族大学(第09组)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批 | 615 | ... |
29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批 | 547 |
30 | 华北理工大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批 | 537 |
31 | 河北科技大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批 | 526 |
32 | 山东农业大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批 | 524 |
33 | 山西师范大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批 | 520 |
34 | 山西农业大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批 | 502 |
35 | 北方民族大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批 | 481 |
36 | 廊坊师范学院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批 | 481 |
37 | 泰山学院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批 | 478 |
38 | 北方民族大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批 | 476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湖北省招生生物科学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湖北大学
湖北大学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建有省部共建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药物高通量筛选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能源捕获和环境传感绿色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4个国家级平台,参与组建湖北应用数学中心,共建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湖北恩施站(森林)”,建有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有机化工新材料),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功能材料绿色制备与应用、有机功能分子合成与应用、智能感知系统与安全),有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等省级和市级重点科技创新平台60余个,深度参与江城、江夏、洪山、时珍等4个湖北实验室建设,获批省级科普教育基地7个。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获省、市两级备案。建有中华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生态旅游研究基地、湖北省数字文旅研究院等24个省部级研究平台,设有高等人文研究院、区域与国别研究院(拉美研究院)等校级高水平研究平台。其中县域治理研究院、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湖北基础教育研究院为湖北省重点建设智库。近五年,以第一单位获批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国家自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20余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13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8项,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其他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0余项。“十四五”期间,学校深入实施“双十行动”计划,在省外沿海和湖北多地设立9个驻外产业技术研究机构,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服务地方发展。
2、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坐落于安徽省会合肥,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以农林生命学科为优势和特色的省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合作共建高校,是全国首批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十所高校之一,是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4个国家级创新平台;2个教育部“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农业农村部“种质资源库(圃)”、1个安徽省实验室、11个省重点实验室、12个工程(技术)中心、3个省级智库等7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1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8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8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十三五”以来,主持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9项、课题42项,国家基金479项;主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2项、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1项、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其他省部级科技奖69项、社科奖14项,选育省级以上动植物新品种220个,授权发明专利1435项,在 CNS子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 26 篇,牵头制定国际标准1项。
3、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创建于1958年,前身是晋南师范专科学校,1964年升格为山西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山西师范大学,1990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99年山西省职业师范专科学校和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独立建制)并入,2006年增列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21年从临汾迁址太原。建校以来,学校秉承师范教育的优良传统,不断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本硕博培养体系完备、办学特色鲜明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山西省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基地,山西省“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山西省高等教育“1331工程”提质增效重点建设院校,山西省高等教育百亿工程高水平大学建设院校,进入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启动实施“一院一县一企一校一厅局”工程,推动校地、校企、校校合作进入新境界。主办有一批国内外影响广泛的报纸期刊,《中华戏曲》在海内外戏剧戏曲学界影响广泛,《语文报》和《英语周报》荣获“中国驰名商标”。《语文报》被誉为“中华语文第一报”,《英语周报》单期发行量1600万份,在教辅类报纸中,发行量排名全国第一,被业界誉为“中国英语学习第一报”。与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境)外40余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交流关系,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实施“3+1+1”联合培养项目,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联合举办黄昆英才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