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植物生产类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更新:2025-03-22 17:22:19 新高考网

黑龙江植物生产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黑龙江招生植物生产类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0所。在本省,有2所高校开设了植物生产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东北农业大学;而在省外,有10所高校面向黑龙江省招生植物生产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吉林大学。

黑龙江植物生产类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一、黑龙江植物生产类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黑龙江省招生植物生产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黑龙江植物生产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在黑龙江招生植物生产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东北农业大学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47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东北农业大学植物生产类本一批459
2东北农业大学植物生产类本一批447

2、黑龙江植物生产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黑龙江招生植物生产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0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吉林大学(531分)、华中农业大学(520分)、西南大学(520分)、石河子大学(422分)、河南农业大学(405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吉林大学植物生产类本一批531
2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生产类本一批520
3西南大学植物生产类本一批520
4石河子大学植物生产类本一批422
5河南农业大学植物生产类本二批409
6河南农业大学植物生产类本二批405
7河南科技大学植物生产类本二批392
8吉林农业大学植物生产类本二批383
9重庆三峡学院植物生产类本二批373
10安顺学院植物生产类本二批350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黑龙江省招生植物生产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黑龙江招生植物生产类专业的大学简介

1、东北农业大学

学校设有17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现有1个国家世界一流建设学科,3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学科,12个黑龙江省优势特色学科,1个ESI全球前1‰学科领域,8个ESI全球前1%学科领域。学校是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之一,现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5个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3个,入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4个。

学校现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72个,其中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之一)、1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7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2个农业农村部区域试验站、3个农业农村部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4个农业农村部科研基地、1个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基地、1个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设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是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首批建设院校之一。建校至今,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68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38项;先后11次获得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和重大科技效益奖,22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社会实践先进集体”荣誉称号,3次获得黑龙江省“振兴经济奖”,2次获得黑龙江省“粮食生产贡献奖”,并被授予黑龙江省“小康建设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2、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学校始建于1946年,1960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1984年成为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首批“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始终秉持“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校训,坚持以“学术立校、人才强校、创新兴校、开放活校、文化荣校”为发展战略,努力建设成为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高质量社会服务、高水平国际交流合作、先进文化引领的重要基地;成为让学生全面发展、让教职工引以自豪、让社会高度赞誉、让世界广泛认同的大学。到建校100周年时,努力把吉林大学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3、石河子大学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新疆的进军途中,第一兵团司令员王震指示创办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卫生学校(1978年发展为石河子医学院),成为石河子大学的前身。

学校现有教职工2714人,专任教师2006人(教授399人、副教授784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入选国家人才项目45人次,国务院特贴专家80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自治区、兵团级人才34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