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电气类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

更新:2025-03-28 08:06:09 新高考网

湖南电气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湖南招生电气类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4所。在本省,有3所高校开设了电气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湖南工业大学;而在省外,有15所高校面向湖南省招生电气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华南理工大学。

湖南电气类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

一、湖南电气类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湖南省招生电气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湖南电气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在湖南招生电气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湖南工业大学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7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湖南工业大学电气类本科批548
2湖南工业大学电气类本科批542
3湖南工业大学电气类本科批537

2、湖南电气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湖南招生电气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5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华南理工大学(642分)、四川大学(636分)、华北电力大学(北京)(631分)、北京交通大学(622分)、上海大学(604分)、贵州大学(597分)、浙江工业大学(588分)、东北林业大学(588分)、燕山大学(569分)、长江大学(558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华南理工大学电气类本科批642
2四川大学电气类本科批636
3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电气类本科批631
4北京交通大学电气类本科批622
5上海大学电气类本科批616
6上海大学电气类本科批604
7贵州大学电气类本科批597
8浙江工业大学电气类本科批596
9东北林业大学电气类本科批588
10浙江工业大学电气类本科批588
11燕山大学电气类本科批569
12长江大学电气类本科批558
13陕西科技大学电气类本科批555
14内蒙古工业大学电气类本科批497
15内蒙古科技大学电气类本科批469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湖南省招生电气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湖南招生电气类专业的大学简介

1、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是一所具有65年办学历史的综合性大学,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由株洲工学院更名为湖南工业大学,同年合并了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过程中,先后有湖南城市建设学校、湖南省财会学校并入。学校的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58年创办的株洲市师范学校。

学校以包装教育为特色,是我国第一个被国际包装协会(IAPRI)接纳的会员单位,是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教育委员会的主任单位,也是全国高校中惟一的中国包装联合会副会长单位和中国包装技术培训中心。

2、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是东部沿海地区第一所省部共建高校、首批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和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胜地杭州。学校始建于1953年,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10年创立的浙江中等工业学堂,先后经历了杭州化工学校、浙江化工专科学校、浙江化工学院和浙江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浙江工业大学。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拔尖创新人才为引领、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体、复合型人才为特色,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富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行业精英和领军人才。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各类优秀人才35余万人。现有本科招生专业65个,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2个门类。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0个,一级学科未覆盖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2个,建有博士后流动站13个。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农业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药理学与毒物学、社会科学总论等9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其中化学、工程学等2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

3、陕西科技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及“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建设高校,是陕西省国家“双一流”培育高校和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学校聚焦科技前沿、国家战略、国民经济主战场、生命健康,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十三五”以来,共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2924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重大重点项目等;获得科技成果奖励337项,省部级以上奖励16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9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4项;出版著作141部,SCI二区以上收录论文3065篇。授权国内发明专利3875件,国外专利103件。连续9年位居全国高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排名前50位、连续5年进入“最新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榜单”前50强,陕西省属高校第1位;进入“最新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榜单”20强,成为国家80所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之一,获批陕西省首批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高校。深度融入陕西高质量发展 “秦创原”科技创新总平台,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积极推动“一院一市”校地合作,先后成立了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前沿科学与技术转移研究院,与省内外地方政府合作共建技术转移中心17个,为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行业技术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