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交通运输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青海招生交通运输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3所。在本省,只有青海民族大学1所高校开设了交通运输专业;而在省外,有13所高校面向青海省招生交通运输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青海省招生交通运输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青海招生交通运输专业(理工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青海民族大学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50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青海民族大学 | 交通运输 | 本科一批 | 350 |
在青海招生交通运输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3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495分)、江苏大学(413分)、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396分)、广东技术师范大学(350分)、西安航空学院(349分)、江苏理工学院(342分)、西藏大学(335分)、浙江师范大学(331分)、兰州博文科技学院(320分)、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319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交通运输 | 本科一批 | 495 |
2 | 江苏大学 | 交通运输 | 本科一批 | 413 |
3 |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交通运输 | 本科一批 | 396 |
4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交通运输 | 本科一批 | 350 |
5 | 西安航空学院 | 交通运输 | 本科一批 | 349 |
6 | 江苏理工学院 | 交通运输 | 本科一批 | 342 |
7 | 西藏大学 | 交通运输 | 本科一批 | 335 |
8 | 浙江师范大学 | 交通运输 | 本科一批 | 331 |
9 | 兰州博文科技学院 | 交通运输 | 本科二批 | 320 |
10 |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 交通运输 | 本科二批 | 319 |
11 | 宁夏理工学院 | 交通运输 | 本科二批 | 314 |
12 | 宁夏理工学院 | 交通运输 | 本科二批 | 313 |
13 | 山东现代学院 | 交通运输 | 本科二批 | 309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青海省招生交通运输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青海民族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创建于1949年12月12日,是新中国第一所民族院校,是青藏高原上的第一所高等学府。1956年9月经国务院正式定名为青海民族学院。学校于1979年招收藏语言文学、民族史专业硕士研究生,1981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是改革开放后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也是青海省最早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单位。2009年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2011年,青海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委签订协议共建青海民族大学。2018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民族地区发展,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共发展、与青海共命运,谱写了青海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气壮山河的精彩华章。
学校高度重视与国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现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日本南山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韩国韩南大学和我国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41所院校建立合作交流关系。在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联合举办孔子学院,实现我省孔子学院建设零的突破。与波兰波兹南生命科学大学合作举办的土地资源管理本科教育项目获批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省内唯一。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建有区域国别研究院和六个区域国别研究基地,其中“中亚-土库曼斯坦研究基地”“喜马拉雅山地国家研究基地”获批为国家民委重点研究基地。学校自招收外国留学生起已累计培养3000余名外国留学生,现有年度外国留学生百余名,是青海省培养留学生最多的高校。2012年以来,在教育部关怀下,形成以天津大学为组长单位,厦门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为成员单位的“组团式”对口支援青海民族大学格局,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城建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体育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南京理工大学、苏州大学、东华理工大学等高校也与我校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构建起“3+9”的对口支援与合作交流新格局。
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10月,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11年,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现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三个学科入选第二轮“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年12月、2021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民航局先后签署协议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 年、2023 年,工信部、教育部、江苏省先后两次签署协议,三方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校科学研究能力持续增强。建校以来,学校获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718项,其中国家奖82项,为共和国贡献了若干个第一,包括我国第一架无人驾驶大型靶机、第一架无人驾驶核试验取样机、第一架高原无人驾驶机、第一架无人驾驶直升机、第一架微型飞行器等,自主研制的“天巡一号”微小卫星成功发射。在基础研究领域,学校取得了“直升机广义涡流理论”“振动控制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理论”“飞机制造协调准确度与容差分配理论”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理论成果。在国防科技领域,学校参与了我国几乎所有航空重要型号的预研、技术攻关、试验研究,有多项技术在“嫦娥”系列等航天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民经济领域,学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积极推进政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构建了“国际创新港+校地研究院+联合实验室+技术转移机构”成果转化模式,获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3、兰州博文科技学院
兰州博文科技学院(原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2002年由兰州交通大学申办成立,2004年被教育部确认为独立学院,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2021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层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并更名为兰州博文科技学院。学校面向全国招生,招生纳入国家普通高等教育统招计划。学生学习期满成绩合格者,颁发兰州博文科技学院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颁发兰州博文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证书。
学校占地面积1725.3亩,其中和平校区532.3亩,兰州新区校区1193亩,新区校区正在规划建设中。目前,在校全日制学生1.7万余人。学校基础设施齐全,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学生公寓有15栋,教学楼2栋,实验室42个,馆藏图书110万册,电子图书56.3万册,生均64册。大学生活动中心、培训中心、实验楼、行政楼、图书馆和体育场、馆等,各类教学设施设备先进,完全满足师生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需要。
相关推荐:
广东智能机电技术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