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机械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新疆招生机械类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67所。在本省,有4所高校开设了机械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而在省外,有66所高校面向新疆招生机械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华中科技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新疆招生机械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新疆本省开设机械类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4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444分)、新疆大学(414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 | 机械类 | 本科一批 | 444 |
2 | 新疆大学 | 机械类 | 本科一批 | 430 |
3 | 新疆大学 | 机械类 | 本科一批 | 428 |
4 | 新疆大学 | 机械类 | 本科一批 | 414 |
在新疆招生机械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66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华中科技大学(601分)、同济大学(594分)、西北工业大学(592分)、山东大学(570分)、大连理工大学(557分)、湖南大学(553分)、南京理工大学(548分)、中南大学(548分)、北京交通大学(546分)、中国农业大学(544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华中科技大学 | 机械类 | 本科一批 | 601 |
2 | 同济大学 | 机械类 | 本科一批 | 594 |
3 | 西北工业大学 | 机械类 | 本科一批 | 592 |
4 | 山东大学 | 机械类 | 本科一批 | 570 |
5 | 大连理工大学 | 机械类 | 本科一批 | 557 |
6 | 湖南大学 | 机械类 | 本科一批 | 553 |
7 | 南京理工大学 | 机械类 | 本科一批 | 548 |
8 | 中南大学 | 机械类 | 本科一批 | 548 |
9 | 北京交通大学 | 机械类 | 本科一批 | 546 |
10 | 中国农业大学 | 机械类 | 本科一批 | 544 | ... |
57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机械类 | 本科二批 | 367 |
58 | 荆楚理工学院 | 机械类 | 本科二批 | 366 |
59 |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 | 机械类 | 本科二批 | 330 |
60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 机械类 | 本科二批 | 318 |
61 |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 机械类 | 本科二批 | 312 |
62 | 西安思源学院 | 机械类 | 本科二批 | 308 |
63 |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 机械类 | 本科二批 | 304 |
64 |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 机械类 | 本科二批 | 294 |
65 | 哈尔滨石油学院 | 机械类 | 本科二批 | 290 |
66 | 上海交通大学 | 机械类 | 本科一批 | 0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新疆招生机械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前身为北京石油学院,创办于1953年,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为我国石油高等教育奠定了探索发展之基。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批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建设克拉玛依校区,标志着学校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道路上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系统构建“派引援育”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校区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在校本部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对口支援平台,创建了校本部派遣、外部引进、高校援建、合力培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现有教职工633人,其中来自教育部19所对口支援高校教师155人;专任教师476人,高级职称占比53.4%,博士占比53.7%。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自治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13人,自治区“天山英才工程”9人,自治区天山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各级各类人才项目称号达到123人次。
2、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是教育部、应急管理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先后进入国家“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学校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的高校之一,设有国家批准的研究生院。学校现坐落于素有“五省通衢”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徐州市,有文昌和南湖两个校园,占地42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56万平方米,馆藏图书文献2000多万册(件)。学校现有2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江苏省优势学科、7个江苏省重点学科;1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学校设23个学院,74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3600余人,各类博士、硕士研究生13300余人,留学生680余人,继续教育学生10000余人;有教职工3450余人;有8个国家级科研平台,50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另设有1个独立学院徐海学院。
学校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156人,其中受聘教授岗位491人、副教授岗位935人,博士生导师530名、硕士生导师1518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超过80%。教师队伍中,有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4个、江苏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15个。学校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拥有两院院士17名(含外聘),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国家级高端人才124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78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2人。4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3人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6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7人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3、陕西科技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及“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建设高校,是陕西省国家“双一流”培育高校和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学校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教育教学质量优良。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试点院校,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陕西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近年来,在国家级、省级教学项目中连创佳绩,整体水平居省属高校前列。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0项;现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5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13个,陕西省名牌专业7个,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9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9项;国家级新工科项目3项、新农科项目1项、新文科项目2项,省级新工科项目6项、新农科项目1项、新文科项目2项;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1个、省级教学团队29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2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0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6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0门;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13个(其中本科生8个、研究生5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1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省级优秀教材24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6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7个;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4个;省级创新创业改革试点学院2个;承担省部级教改项目91项。
浙江高速铁路施工与维护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2024最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