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机械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安徽招生机械工程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52所。在本省,有4所高校开设了机械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而在省外,有55所高校面向安徽省招生机械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吉林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安徽省招生机械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安徽本省开设机械工程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4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593分)、安徽工业大学(525分)、皖江工学院(430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 机械工程 | 本一批 | 602 |
2 |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 机械工程 | 本一批 | 593 |
3 | 安徽工业大学 | 机械工程 | 本一批 | 525 |
4 | 皖江工学院 | 机械工程 | 本二批 | 430 |
在安徽招生机械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55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吉林大学(629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629分)、南京理工大学(598分)、华北电力大学(北京)(620分)、河海大学(615分)、江南大学(610分)、东华大学(607分)、上海大学(599分)、南京工业大学(579分)、天津工业大学(579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吉林大学 | 机械工程 | 本一批 | 629 |
2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机械工程 | 本一批 | 629 |
3 | 南京理工大学 | 机械工程 | 本一批 | 627 |
4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机械工程 | 本一批 | 620 |
5 | 河海大学 | 机械工程 | 本一批 | 615 |
6 | 江南大学 | 机械工程 | 本一批 | 610 |
7 | 东华大学 | 机械工程 | 本一批 | 607 |
8 | 上海大学 | 机械工程 | 本一批 | 599 |
9 | 南京理工大学 | 机械工程 | 本一批 | 598 |
10 | 南京工业大学 | 机械工程 | 本一批 | 579 | ... |
46 | 北部湾大学 | 机械工程 | 本二批 | 454 |
47 |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 机械工程 | 本二批 | 453 |
48 |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 机械工程 | 本二批 | 451 |
49 |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 机械工程 | 本二批 | 450 |
50 |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 机械工程 | 本二批 | 445 |
51 | 长春大学 | 机械工程 | 本二批 | 443 |
52 | 厦门工学院 | 机械工程 | 本二批 | 442 |
53 | 无锡太湖学院 | 机械工程 | 本二批 | 441 |
54 |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 | 机械工程 | 本二批 | 431 |
55 | 宁夏理工学院 | 机械工程 | 本二批 | 428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安徽省招生机械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合肥工业大学、宣城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的建设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动皖江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国家优质教育资源与地方资源相结合的典型范例,开创了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新模式。2012年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首届招生,宣城校区与合肥校区按两个代码,面向全国一本线以上招生,学生完成学业后,按照合肥工业大学学籍管理规定等有关要求,符合毕业条件的颁发同一合肥工业大学本科学历证书,达到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同一学士学位证书。
宣城校区办学以来,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为已任,坚持标准、坚持质量、坚持特色,已取得显著成效。宣城校区以学生为本,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努力为大学生的“勤奋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搭建发展平台。宣城校区不断加强学风建设,开展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创建勤奋学习、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优良学风。宣城校区积极组织参与大学生科技竞赛,近3年来,宣城校区学子在50多个科技竞赛中荣获国家级及以上证书280余项,其中: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国家级、国际级奖78项;“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全国总决赛铜奖2项;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获得国家级奖37项,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获得国家级奖项11项,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16项。此外,还获得600多个省级学科竞赛奖项,硕果累累、成绩喜人。办学十多年来,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宣城校区办学平稳有序,学生质量可靠,社会影响扩大,2021届、2022届、2023届三届毕业生就业和升学情况良好,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均超过95%,其中升学率超过33%。
2、大连工业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4所轻工业院校之一,原隶属轻工业部,1998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辽宁省管理为主的体制。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由大连轻工业学院更名为大连工业大学。半个多世纪来,学校逐渐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艺、文、管、经六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以培养食品、轻工、纺织、艺术等专业人才为办学特色的高等学府。
学校设有17个学院(部),42个在招本科专业,有4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7个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1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9个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7个辽宁省特色专业,4个辽宁省优势特色专业,5个辽宁省转型示范专业,2个辽宁省重点支持专业,4个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5个辽宁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14000余人,研究生3600余人,外国留学生近400人。
3、长春工业大学
长春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管、文、理、经、法、艺术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始建于1952年,建校初期是国家为筹建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而创办的长春汽车工业学校,先后经历了长春工业专科学校、吉林理工学院、吉林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70年6月吉林工学院与吉林工业大学合并,1978年10月复校。2000年9月,长春煤炭工业学校、长春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吉林省工业设计学校并入。2002年3月,更名为长春工业大学。1992年被吉林省政府确定为首批三所之一的省属重点高校,2004年再次被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199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16年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院校。2020年3月,入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建设项目高校。
学校现有南湖、北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25.2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雅,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学校设有15个学院,在招56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7个,国家级“卓越计划”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课程8门,省级一流课程17门;现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14个,202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2个学科成功入选吉林省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培育计划”立项建设学科,化学学科、材料科学学科、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
相关推荐:
江西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