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车辆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附分数线)

更新:2025-04-14 19:53:00 新高考网

青海车辆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青海招生车辆工程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24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吉林大学。

青海车辆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附分数线)

一、青海车辆工程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青海省招生车辆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青海车辆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青海招生车辆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4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吉林大学(505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492分)、西南交通大学(480分)、长安大学(471分)、江苏大学(426分)、成都大学(407分)、南京林业大学(400分)、深圳技术大学(399分)、大连交通大学(396分)、厦门理工学院(386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吉林大学车辆工程本科一批505
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车辆工程本科一批492
3西南交通大学车辆工程本科一批480
4长安大学车辆工程本科一批471
5江苏大学车辆工程本科一批426
6成都大学车辆工程本科一批407
7南京林业大学车辆工程本科一批400
8深圳技术大学车辆工程本科一批399
9大连交通大学车辆工程本科一批396
10厦门理工学院车辆工程本科一批386
...
15浙江水利水电学院车辆工程本科一批354
16广西科技大学车辆工程本科一批345
17吉林化工学院车辆工程本科一批332
18北华大学车辆工程本科一批331
19长春师范大学车辆工程本科一批330
20北部湾大学车辆工程本科一批326
21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车辆工程本科二批320
22西安交通工程学院车辆工程本科二批312
23广州城市理工学院车辆工程本科二批311
24吉利学院车辆工程本科二批307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青海省招生车辆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青海招生车辆工程专业的大学简介

1、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学校始建于1946年,1960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1984年成为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首批“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聚焦世界名校合作,逐步完善全球合作网络,目前已经与42个国家和地区的309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排名世界前100名的50所,前200名的71所。学校与12个国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建了45个中外合作平台。

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10月,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11年,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现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三个学科入选第二轮“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年12月、2021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民航局先后签署协议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 年、2023 年,工信部、教育部、江苏省先后两次签署协议,三方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在7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南航人秉承“航空报国”的办学传统,遵循“团结、俭朴、唯实、创新”的优良校风,践行“智周万物,道济天下”的校训,栉风沐雨,砥砺奋进,不断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工、理、经、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校现设有20个学院和220个科研机构,建有航空航天结构力学及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直升机动力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10个,国防科技工业创新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2个、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有本科专业64个、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32个、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17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6个、博士后流动站17个。现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

3、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协同创新计划”重点建设高校,设有研究生院。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中心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成都。

建有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筹)、轨道交通运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桥梁智能与绿色建造全国重点实验室、极端环境岩土和隧道工程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以及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另有40余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构建了以世界公认的“沈氏理论”和“翟孙模型”为标志的铁路大系统动力学基础研究体系,累计主持和参与获得国家科技奖励61项,其中参与特等奖2项,主持一等奖3项、二等奖15项,科技成果4次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尤其是中国轨道交通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获批国家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科技人才评价试点、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等建设名单。当前,学校正以锻造国家轨道交通战略科技力量、引领未来轨道交通发展为目标,围绕高速铁路、重载铁路、磁浮交通、新型城轨、真空管道超高速等领域有组织地开展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大力推进“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总投资5.8亿元)”和“准环对称仿星器(总投资2.8亿元)” 大科学装置建设, 以及具有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温超导高速磁浮技术”工程化及试验线建设。通过设立前沿科学研究院和未来技术研究院等,大力发展前沿交叉学科。

相关推荐:

车辆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最新排名榜一览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