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中药制药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附分数线)

更新:2025-04-21 11:40:08 新高考网

陕西中药制药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陕西招生中药制药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7所。在本省,只有陕西中医药大学1所高校开设了中药制药专业;而在省外,有6所高校面向陕西省招生中药制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北京中医药大学。

陕西中药制药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附分数线)

一、陕西中药制药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陕西省招生中药制药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陕西中药制药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在陕西招生中药制药专业(理工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陕西中医药大学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45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陕西中医药大学中药制药本科一批445

2、陕西中药制药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陕西招生中药制药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6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北京中医药大学(570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447分)、江西中医药大学(441分)、山西中医药大学(436分)、贵阳康养职业大学(431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制药本科一批570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制药本科一批447
3江西中医药大学中药制药本科二批441
4山西中医药大学中药制药本科二批436
5贵阳康养职业大学中药制药本科二批431
6河北中医药大学中药制药本科二批430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陕西省招生中药制药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陕西招生中药制药专业的大学简介

1、陕西中医药大学

陕西中医药大学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国家“‘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建设高校,国家“一流专业”和陕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5000余人(含直属附属医院),有专任教师1181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702人;有硕士研究生导师964名、兼职博士生导师38名、博士后导师8名;分别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及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黑龙江、浙江、辽宁等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现有国医大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中医药教学名师6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岗学者、国家岐黄学者、青年岐黄学者11人,国家级、省级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指导教师63人,陕西省名老中医、名中医49人,陕西省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先进个人)26人,陕西省“三秦学者”、“特支计划”、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陕西省普通高校青年杰出人才等省级人才67人,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10个,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特支计划”三秦学者创新团队8个,形成了一支敬业精神强、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2、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中医药学为主干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管理,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共建。学校现任党委书记王瑶琪,校长唐志书。

北京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6年,前身为北京中医学院,是国务院批准最早创办的高等中医药院校。1960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93年,更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1996年,入选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0年,与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入选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2022年,连续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学科连续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018年,成为教育部新一届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2020年,荣获“全国文明校园”。学校现有3个校区,分别为良乡校区、和平街校区和望京校区。

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4年,经七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具有较高教学、科研、医疗水平,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学校于2004年全国首批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结论,2007年全国首家通过教育部本科中医学专业认证单位,连续三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2018年、2022年两次获批成为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高校”,2021年获批成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2023年获批成为经方与现代中药融合创新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单位。

学校现有教职工4228人(校本部837人),有专任教师1400人,博士生导师136人,硕士生导师651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3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全国先进工作者2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全国五一巾帼标兵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1人,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1人,岐黄学者6人,青年岐黄学者5人,龙江科技英才2人,龙江学者17人,黑龙江省“头雁”团队5个。

相关推荐:

中药制药专业大学有哪些(最新排名榜一览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