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生物技术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四川招生生物技术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99所。在本省,有10所高校开设了生物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四川农业大学;而在省外,有94所高校面向四川省招生生物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西北工业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四川省招生生物技术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四川本省开设生物技术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0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四川农业大学(中外合作)(524分)、四川师范大学(541分)、成都中医药大学(536分)、西南民族大学(532分)、西南科技大学(532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四川农业大学 | 生物技术 | 本一批 | 559 |
2 | 四川师范大学 | 生物技术 | 本一批 | 541 |
3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生物技术 | 本一批 | 536 |
4 | 西南民族大学 | 生物技术 | 本一批 | 532 |
5 | 西南科技大学 | 生物技术 | 本一批 | 532 |
6 | 四川农业大学(中外合作) | 生物技术 | 本一批 | 524 |
7 | 成都医学院 | 生物技术 | 本二批 | 504 |
8 | 内江师范学院 | 生物技术 | 本二批 | 493 |
9 | 绵阳师范学院 | 生物技术 | 本二批 | 492 |
10 | 乐山师范学院 | 生物技术 | 本二批 | 488 |
在四川招生生物技术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94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西北工业大学(657分)、海军军医大学(636分)、湖南大学(634分)、空军军医大学(633分)、北京科技大学(628分)、苏州大学(622分)、深圳大学(618分)、西南大学(604分)、广州中医药大学(604分)、中国海洋大学(中外合作)(603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西北工业大学 | 生物技术 | 本一批 | 657 |
2 | 海军军医大学 | 生物技术 | 本一批 | 636 |
3 | 湖南大学 | 生物技术 | 本一批 | 634 |
4 | 空军军医大学 | 生物技术 | 本一批 | 633 |
5 | 北京科技大学 | 生物技术 | 本一批 | 628 |
6 | 苏州大学 | 生物技术 | 本一批 | 622 |
7 | 深圳大学 | 生物技术 | 本一批 | 618 |
8 | 西南大学 | 生物技术 | 本一批 | 604 |
9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生物技术 | 本一批 | 604 |
10 | 中国海洋大学(中外合作) | 生物技术 | 本一批 | 603 | ... |
85 | 喀什大学 | 生物技术 | 本二批 | 476 |
86 | 西藏农牧学院 | 生物技术 | 本二批 | 474 |
87 |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 生物技术 | 本二批 | 472 |
88 | 黑河学院 | 生物技术 | 本二批 | 471 |
89 |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 生物技术 | 本二批 | 470 |
90 | 牡丹江师范学院 | 生物技术 | 本二批 | 467 |
91 |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 生物技术 | 本二批 | 466 |
92 |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 生物技术 | 本二批 | 449 |
93 |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 生物技术 | 本二批 | 447 |
94 |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 | 生物技术 | 本二批 | 445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四川省招生生物技术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也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现任党委书记庄天慧教授、校长吴德教授。
对外交流广泛、形式多样。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韩国等32个国家和地区(包含港澳台)的100多所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共签署了170余项交流合作协议,与国(境)外知名高校开展了“2+2”“3+1”“3+1+X”“4+1”等模式的联合培养项目。建有省部级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学校是全国首批有条件接受留学生的200所高校之一,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签约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培养高校,是“粮食安全”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创始高校,曾被国家6部委评为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工作单位,先后被国家外专局评为引进国外智力先进集体、外国文教专家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2、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合肥工业大学、宣城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的建设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动皖江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国家优质教育资源与地方资源相结合的典型范例,开创了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新模式。2012年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首届招生,宣城校区与合肥校区按两个代码,面向全国一本线以上招生,学生完成学业后,按照合肥工业大学学籍管理规定等有关要求,符合毕业条件的颁发同一合肥工业大学本科学历证书,达到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同一学士学位证书。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坐落在有“中国文房四宝之乡”之称的宣城市区南部,这里风景秀丽,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文化底蕴深厚。宣城校区规划占地面积3135亩,总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一次规划,分期建设。宣城校区建筑设计融合徽派建筑元素,通过依山就势的生态布局,构建一个水转山绕、人杰地灵的现代大学校园。目前校区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已基本完工,初步达到比较优越的办学条件,教学楼、实验楼群、计算中心、工程素质教育中心、体育场馆等教学设施齐全,图书馆、学生宿舍、学生食堂、校区医院及综合服务区基础设施完备。
3、江苏科技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特色鲜明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综合实力在第三方评价机构USNews2023世界大学综合排名位居中国内地高校第130位,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位列中国高校第137位。
学校办学历史源远流长,多源合流,文化底蕴深厚。学校源自1933年上海市私立大公职业学校,1953年组建成立新中国第一所造船中等专业学校——上海船舶工业学校,于1970年迁至镇江,1971年更名为镇江船舶工业学校,1978年升格为镇江船舶学院,1993年更名为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校曾隶属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管理,1999年调整为中央与江苏省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同年,江苏省江海贸易学校并入,2000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与学校合并,2004年更名为江苏科技大学,2021年入选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学校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分别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共建高校。2023年,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确立了“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的长远奋斗目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