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智能采矿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哪个学校好)

更新:2025-04-08 11:16:00 新高考网

辽宁智能采矿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辽宁招生智能采矿工程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5所。在本省,有2所高校开设了智能采矿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而在省外,有3所高校面向辽宁省招生智能采矿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辽宁智能采矿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哪个学校好)

一、辽宁智能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辽宁省招生智能采矿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辽宁智能采矿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辽宁本省开设智能采矿工程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辽宁工程技术大学(451分)、辽宁科技学院(434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智能采矿工程本科451
2辽宁科技学院智能采矿工程本科434

2、辽宁智能采矿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辽宁招生智能采矿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3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中国矿业大学(北京)(585分)、山东科技大学(496分)、河南理工大学(487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智能采矿工程本科585
2山东科技大学智能采矿工程本科496
3河南理工大学智能采矿工程本科487

二、在辽宁招生智能采矿工程专业的大学简介

1、辽宁科技学院

辽宁科技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坐落在具有枫叶之都、钢铁之都、中国药都美称的辽宁省本溪新城,距沈阳桃仙国际机场20公里,学校前身为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成立于1907年的本溪县立师范传习所,1948年东北解放后,更名为本溪工科高级职业学校,1958年升格为本溪钢铁工业学院,1985年更名为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本溪市高等职业专科学校、本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并入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升格为本科,更名为辽宁科技学院。

学校启动服务地方行动计划,面向辽宁省产业发展实际,不断提升协同创新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现有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3个,省级人文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产业集群窗口服务平台1个,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1个,辽宁省高等学校新型智库1个。依靠学校人才技术优势成立了大材料应用研究院等13个科研院(所)。鼓励教师开展应用型科研,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积极开展应用型科学研究,近五年,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800余项,其中获批国家自然基金、社科基金项目(合作)12项,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主持)2项,省级以上项目近300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6项(含合作)。获批各类专利7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00余项目,转化科技成果200余项,其中省内转化科技成果率80%以上。获省教学成果奖16项,获批规划教材和省优秀教材6部,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39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41项。

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国家“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全国首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高校,同时也是教育部与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1960年和1978年,学校先后两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的高校之一,设有研究生院和13个学院。学校有两个校区:学院路校区坐落于北京市高校云集的海淀区学院路,沙河校区坐落于北京市昌平沙河高教园区。两校区占地518亩。目前在校学生1.8万余人,其中本科生8700余人,硕士生7800余人,博士生1800余人。

学校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名,“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现有2人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7人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2人获聘“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入选国家“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人获聘“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9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人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0人入选国家“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人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奖,1人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37人获评“北京市人民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3、山东科技大学

学校建校于1951年,是一所工科优势突出,行业特色鲜明,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山东省重点建设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和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

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9300余人,研究生10400余人。有教职工330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330余人。有两院院士4人,聘任院士12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国家级人才3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52人。有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领军人才2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特聘专家及青年专家80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6人。有全国模范教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22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省级基层教学组织(教学团队)15个。有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创新团队64个、人才引育计划创新团队24个。

相关推荐:

智能采矿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2025最新排名榜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