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化工与制药类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

更新:2025-05-11 19:44:28 新高考网

浙江化工与制药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浙江招生化工与制药类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24所。在本省,有3所高校开设了化工与制药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宁波诺丁汉大学;而在省外,有22所高校面向浙江省招生化工与制药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天津大学。

浙江化工与制药类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

一、浙江化工与制药类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浙江省招生化工与制药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浙江化工与制药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浙江本省开设化工与制药类专业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3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宁波诺丁汉大学(619分)、浙江工业大学(611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宁波诺丁汉大学化工与制药类1段621
2宁波诺丁汉大学化工与制药类1段619
3浙江工业大学化工与制药类1段611

2、浙江化工与制药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浙江招生化工与制药类专业(综合)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2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天津大学(662分)、中南大学(655分)、兰州大学(644分)、南京理工大学(643分)、中国药科大学(642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641分)、武汉理工大学(639分)、南昌大学(635分)、西北大学(633分)、湖南师范大学(630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天津大学化工与制药类1段662
2中南大学化工与制药类1段655
3兰州大学化工与制药类1段644
4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制药类1段643
5中国药科大学化工与制药类1段642
6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与制药类1段641
7武汉理工大学化工与制药类1段639
8南昌大学化工与制药类1段635
9西北大学化工与制药类1段633
10湖南师范大学化工与制药类1段630
...
13武汉科技大学化工与制药类1段600
14济南大学化工与制药类1段592
1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化工与制药类1段584
16重庆理工大学化工与制药类1段574
17南华大学化工与制药类1段569
18齐鲁工业大学化工与制药类1段561
19桂林理工大学化工与制药类1段560
20齐齐哈尔大学化工与制药类1段548
21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化工与制药类1段548
22内蒙古科技大学化工与制药类1段540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浙江省招生化工与制药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浙江招生化工与制药类专业的大学简介

1、宁波诺丁汉大学

宁波诺丁汉大学于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是中国第一所具有独立校园、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也是英国诺丁汉大学全球教育体系的重要成员之一。学校致力于培养立足中国、具有国际化视野且能胜任未来的创新型高级人才,面向国内外招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注册学生人数9000多名,来自世界上70多个国家和地区。宁诺至今已培养了14届本科毕业生、15届硕士毕业生,并从2009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

2019年,宁波诺丁汉大学首次参加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位列全国高校第55位、浙江省第二位。宁波诺丁汉大学现拥有理工学院、商学院、人文社科学院三大学院。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总论分别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全球排名前0.5%和1%。工商管理和管理学这两个学科分别位列国内高校第14位、第31位(2022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诺丁汉大学商学院(中国)获得欧洲质量发展认证体系(EQUIS)最高标准的五年期认证;还于2022年5月获得国际商学院协会 (AACSB) 认证,全球只有不到 6% 的学校拥有AACSB 认证。理工学院10个本科专业均获得国际权威专业认证。

2、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和良好声誉。

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勤奋、求实、进取”的优良学风,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不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首批设置文、理科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首批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高校,是我国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19所高校之一。现有本科生20504人,硕士研究生14557人,博士研究生4688人。有99个本科专业,1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有7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5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国家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7个强基计划招生专业,2门课程获评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2万余名校友以浓郁的家国情怀、独特的坚守奋斗,赢得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勤奋实干”的美誉。改革开放以来,毕业生荣膺两院院士、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者数量均名列全国高校前茅。

3、桂林理工大学

桂林理工大学是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管理为主的高校。学校源于1956年原国家重工业部在广西组建的桂林地质学校,历经五改归属、十易校名的发展历程,其中,1978年更名为桂林冶金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为桂林工学院,2009年正式更名为桂林理工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曲久辉为学校名誉校长。

学校早在1987年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011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近五年来,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广西自然科学一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技术发明一等奖、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近70项。2020年,学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000余件,进入全国高校百强,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一批技术成果成功应用于“中国天眼”、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工程和绿色建材、水污染防治等重点领域,在服务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22年,学校胡振光教授团队的成果在南宁落地转化,转让合同金额2500万元,创下广西单项科研成果转化新纪录。学校先后有4名教师6次参与南极科考,搜集南极陨石数量全国高校第一,是全国唯一开展南极陨石分类研究的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