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湖北招生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46所。在本省,有7所高校开设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武汉工程大学;而在省外,有42所高校面向湖北省招生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四川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湖北省招生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湖北本省开设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7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武汉工程大学(第07组)(555分)、江汉大学(537分)、湖北汽车工业学院(488分)、湖北工程学院(479分)、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448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武汉工程大学(第07组)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556 |
2 | 武汉工程大学(第07组)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555 |
3 | 江汉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537 |
4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488 |
5 | 湖北工程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479 |
6 |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450 |
7 |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448 |
在湖北招生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42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四川大学(第04组)(638分)、西北工业大学(621分)、太原理工大学(606分)、江南大学(604分)、天津工业大学(594分)、海南大学(593分)、湘潭大学(591分)、延边大学(589分)、西南石油大学(585分)、华东交通大学(第03组)(576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四川大学(第04组)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638 |
2 | 西北工业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621 |
3 | 太原理工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606 |
4 | 江南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604 |
5 | 天津工业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594 |
6 | 海南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593 |
7 | 湘潭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591 |
8 | 延边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589 |
9 | 西南石油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585 |
10 | 华东交通大学(第03组)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576 | ... |
33 | 西南林业大学(第07组)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509 |
34 | 台州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509 |
35 | 吉林建筑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507 |
36 | 绍兴文理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504 |
37 | 西北民族大学(第12组)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503 |
38 | 淮南师范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483 |
39 | 吉林化工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483 |
40 | 黑龙江工程学院(第03组)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481 |
41 | 泉州师范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481 |
42 | 太原工业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 | 476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湖北省招生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湖北工程学院
湖北工程学院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办学历史溯源于1943年创办的湖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历经孝感师范学校、孝感大学、武汉师范学院孝感分院、孝感师范专科学校、孝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发展阶段,1986年与湖北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前身为华中农学院孝感分院)合并,1999年建设部南方城乡建设学校(又名孝感市建筑工程学校)整体并入,2000年3月更名为孝感学院,2011年12月更名为湖北工程学院。
学校不断完善学科专业体系,统筹构建“建强工科、厚实农师、发展医科、多元协同”的学科发展格局,实现工、农、教、经、法、文、理、医、管、艺等十大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形成引领学科、强基学科、协同学科、新兴学科的学科体系。建有农业资源与环境、材料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教育学、植物学等5个省级重点学科。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12个。“生物质基功能材料”和“特色农业资源开发与高效利用”优势特色学科群获批“十四五”湖北省高等学校优势特色学科(群)。《湖北工程学院学报》“中华孝文化研究”为教育部名栏。
2、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学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895年成立的北洋大学工学院采矿冶金科,1938年迁并于西北工学院矿冶系,1957年并入西安交通大学,1958年从西安交通大学分出成立西安矿业学院,是当时隶属原煤炭工业部仅有的2所5年制本科院校之一。1998年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划转陕西省。1999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学院,2003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大学。
学校有教职工2300余人,专任教师1500余人,教授、副教授800余人,教师中具有博硕士学位者1400余人。其中,35人次获国家级人才称号,161人次获省级人才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7人。学校还有一支由400余名专家、教授组成的高水平兼职教师队伍,其中双聘院士7人。
3、淮南师范学院
淮南师范学院是安徽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前身为淮南师范专科学校,始建于1958年,1962年停办,1978年3月复校。1999年,淮南师范专科学校、淮南教育学院(1978年组建)、淮南师范学校(1952年组建)三校合并组建成新的淮南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教育部批准淮南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层次的淮南师范学院。
学校现有2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高峰培育学科,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2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省级社科普及基地,1个省级高校智库;3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市级科技创新团队;15个校级一流学科,31个校级直属研究机构,9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9项,教育部项目26项,获批省重大专项及重点研发项目6项。获批各类专利268项,其中发明专利70项,两次入选“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单位”,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先后获政府部门各类奖项20项,其中安徽省科学技术奖7项,安徽省社会科学奖4项,淮南市科技进步奖2项。《淮南师范学院学报》(双月刊),是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学报、中国高校社科期刊优秀学报,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相关推荐:
陕西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哪个学校好)
河南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
天津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4最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