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辽宁招生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40所。在本省,有5所高校开设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而在省外,有35所高校面向辽宁省招生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吉林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辽宁省招生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辽宁本省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5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沈阳航空航天大学(533分)、沈阳工业大学(532分)、沈阳工程学院(481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473分)、营口理工学院(451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533 |
2 | 沈阳工业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532 |
3 | 沈阳工程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481 |
4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473 |
5 | 营口理工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451 |
在辽宁招生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35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吉林大学(628分)、北京工业大学(617分)、河海大学(617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617分)、西南交通大学(613分)、合肥工业大学(612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606分)、东北电力大学(605分)、天津理工大学(582分)、贵州大学(580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吉林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628 |
2 | 北京工业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617 |
3 | 河海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617 |
4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617 |
5 | 西南交通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613 |
6 | 合肥工业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612 |
7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606 |
8 | 东北电力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605 |
9 | 天津理工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582 |
10 | 贵州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580 | ... |
26 | 贵州理工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454 |
27 | 兰州城市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445 |
28 | 河南城建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443 |
29 | 新疆工程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438 |
30 |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426 |
31 | 哈尔滨石油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422 |
32 | 天津仁爱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417 |
33 |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413 |
34 | 三亚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407 |
35 | 长春电子科技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396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辽宁省招生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学校创建于新中国成立前夕,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国家重点大学之一。1981年被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有条件接收留学生单位,1996年由阜新矿业学院更名并升格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1999年被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2年辽宁省人民政府与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签署协议共建学校,2013年获批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9年入选辽宁省重点建设的10所国内一流大学之列。
学校现建有阜新校区中华路校园、玉龙校园和葫芦岛校区龙湾校园,占地4240亩。在册学生4万余人,其中全日制在校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留学生3.1万余人。学校着力加强“双一流”建设,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管、理、经、农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体系。现拥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辽宁省一流学科、7个辽宁省重点学科;3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32个专业获批国家“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评估);获批9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79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国家“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全国首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高校,同时也是教育部与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1960年和1978年,学校先后两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的高校之一,设有研究生院和13个学院。学校有两个校区:学院路校区坐落于北京市高校云集的海淀区学院路,沙河校区坐落于北京市昌平沙河高教园区。两校区占地518亩。目前在校学生1.8万余人,其中本科生8700余人,硕士生7800余人,博士生1800余人。
学校的前身是始建于1909年的焦作路矿学堂。1931年,更名为私立焦作工学院。1938年,学校西迁并与东北大学、北洋大学、北平大学的工学院联合组建国立西北工学院。1946年,焦作工学院复校并于1949年回迁焦作。1950年学校迁至天津,更名为中国矿业学院。1952年院系调整期间,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的采矿科系调整到中国矿业学院,学校因此聚集了全国一流的采矿科学技术人才。1953年,学校迁至北京,更名为北京矿业学院。1970年,学校迁至四川合川,更名为四川矿业学院。1978年,学校在江苏徐州重建,恢复中国矿业学院校名,同时在北京学院路原址设立中国矿业学院北京研究生部。1988年,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1997年,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2000年,学校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2003年,经中央编制部门批复同意,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独立办学。1997年,学校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6年成为“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2017年成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3、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结合,工、理、管、文、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前身为天津理工学院,于1979年以天津大学理工分校名义开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立。1996年,原天津理工学院与原天津大学分校、天津大学机电分校、天津大学冶金分校三所本科院校合并,组建成新的天津理工学院。经教育部批准,2004年更名为天津理工大学。
学校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与36个国家和地区的141所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大学开展了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合作办学,培养了我国首批项目管理硕士;“新能源材料”创新引智基地入选教育部、国家外专“111计划”;学校获批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不断提升来华留学生招收与培养质量,通过人性化的管理与多元的校园文化提升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波兰、科特迪瓦建立了2所孔子学院和1个孔子课堂;在科特迪瓦建立了首个由普通高等院校参建的鲁班工坊。学校师生与国际著名研究机构广泛开展交流合作,共同承担国际重点合作项目,在Science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合作发表学术论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