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广西招生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70所。在本省,有2所高校开设了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广西大学;而在省外,有69所高校面向广西省招生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中山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广西省招生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广西本省开设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广西大学(558分)、桂林航天工业学院(430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广西大学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一批 | 558 |
2 |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二批 | 430 |
在广西招生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69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中山大学(639分)、湖南大学(616分)、大连理工大学(614分)、华北电力大学(北京)(604分)、河海大学(596分)、苏州大学(593分)、合肥工业大学(592分)、华北电力大学(保定)(586分)、上海电力大学(578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576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中山大学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一批 | 639 |
2 | 湖南大学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一批 | 616 |
3 | 大连理工大学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一批 | 614 |
4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一批 | 604 |
5 | 河海大学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一批 | 596 |
6 | 苏州大学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一批 | 593 |
7 | 合肥工业大学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一批 | 592 |
8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一批 | 586 |
9 | 上海电力大学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一批 | 578 |
10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一批 | 576 | ... |
60 | 长春工程学院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二批 | 411 |
61 | 黑龙江工程学院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二批 | 407 |
62 | 吉林化工学院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二批 | 402 |
63 | 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二批 | 402 |
64 | 河北工程大学科信学院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二批 | 396 |
65 |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二批 | 389 |
66 |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二批 | 389 |
67 |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二批 | 385 |
68 | 文华学院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二批 | 383 |
69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二批 | 360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广西省招生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广西大学
广西大学坐落于素有“中国绿城”之称的广西首府南宁,是广西唯一的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合建”高校。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哲、经、法、教、文、理、工、农、医、管、艺等11大门类,一级学科38个,2024年招生本科专业67个,其中15个专业按7个大类招生。现有1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2个“部区合建”一流学科群,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2个广西一流学科,4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工程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化学、环境/生态学、生物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和地球科学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1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高校引智平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2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农村部国际农业科技创新院、1个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等一批国家和部级科研平台,以及45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4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3个广西特色新型智库联盟成员等。学校积极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与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的280余所高校及学术机构签署了学术合作交流协议,与东盟十国90余所高校及学术机构合作交流密切。
2、湖南大学
湖南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前临碧波荡漾的湘江,后倚秀如琢玉的岳麓山,素有“千年学府、百年名校”之称。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郁。校园占地面积241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典雅厚重的古建筑群与时尚新锐的新建筑体交相辉映,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深度融合,被誉为“中国最诗情画意的高校 ”。
3、郑州轻工业大学
郑州轻工业大学创建于1977年,原隶属于国家轻工业部,1998年转隶河南省人民政府。学校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烟草专卖局共建高校、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河南省国际化特色试点高校。学校牢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为之则易、不为则难”的校训精神和“朴实、务实、扎实”的校风,扎根中原大地,发挥优势特色,为国家、地方和行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学校现有科学校区、东风校区和禹州实习实训基地,占地面积2200余亩。有教职工2300余人,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30000余人。各类中外文纸质图书245万册,电子图书861万册,建有“全国示范数字档案室”,获评河南省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
学科专业特色逐步彰显。建有食品科学与工程、电气装备智能制造、氢能科学与技术3个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22个省级重点学科。工程学、化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5‰,材料科学、农业科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共建10个博士生联合培养学科方向。共计74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理、文、艺、经、管、法、教、农9个门类。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5个,居全省高校第四位;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8门,居全省高校第三位;13个本科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居全省高校第三位。有国家级特色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河南省首次专业评估中18个专业排名第一,位列河南省高校第二位。
相关推荐:
吉林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
湖北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2024最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