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共关系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四川招生公共关系学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5所。在本省,只有宜宾学院1所高校开设了公共关系学专业;而在省外,有4所高校面向四川省招生公共关系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四川省招生公共关系学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四川招生公共关系学专业(文史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宜宾学院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5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宜宾学院 | 公共关系学 | 本二批 | 515 |
在四川招生公共关系学专业(文史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4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上海第二工业大学(529分)、浙江传媒学院(529分)、山东管理学院(506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公共关系学 | 本二批 | 529 |
2 | 浙江传媒学院 | 公共关系学 | 本二批 | 529 |
3 | 山东管理学院 | 公共关系学 | 本二批 | 506 |
4 | 广州新华学院 | 公共关系学 | 本二批 | 477 |
1、宜宾学院
宜宾学院位于“万里长江第一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宜宾市。学校于1978年开始高等教育办学历史,2001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四川教育学院宜宾分院合并升格为省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建校40余年来,学校荣膺了“全国文明单位”、“全国语言文字工作示范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造林绿化400佳单位”、四川省“党建示范高校”、四川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四川省园林式院校”、“四川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四川省文明校园”等称号。
服务强校稳步推进。学校主动对接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强化党管人才原则,组建“博士专家服务团”,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先后与800多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着力为省、市产业发展和宜宾高质量建设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市提供应有的服务和支撑。建立了全面服务竹、茶、质检、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的竹学院、川茶学院、质量与标准化学院、自动化与机电工程学院等特色学院,是四川省“精制川茶骨干培育产业”支撑单位之一,川茶学院成功获批首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与地方政府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着力培养服务地方发展的基层管理干部;共建教师教育学院,为地方培养基础教育教师。迄今,学校已为地方培养培训了2000余名基层干部、7万余名各类教育人才,教育服务优势日益突出。“油樟植物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系统运维能力及大数据工程研究”等一批应用性成果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充分应用,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2、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是一所工科见长,管经文理艺教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上海市属普通高等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同时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是上海市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培育)单位。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是伴随着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而不断成长的一所新型大学。学校前身为成立于1960年的上海市业余工业大学,1984年更名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是目前上海市唯一一所以“工业大学”命名的高校。学校在60余年办学过程中,历经成人教育、全日制本专科教育及至硕士研究生教育,始终坚持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办学定位,面向社会需求,服务国家战略,为上海和全国输送了各级各类技术与应用型人才近20万名,培养出了130余位全国和省部级劳动模范,被誉为“劳动模范的摇篮”,形成了“勤奋、自强、求实、创新”的校风,“厚生、厚德、厚技”的校训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务实创新、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二工大人守正创新,砥砺奋进。
3、山东管理学院
这是一所具有红色基因的大学,是全国唯一一所具有工会背景的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高校。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她诞生于革命老区沂水县;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她作为山东省总工会干部学校为工会事业发展输送干部人才;1987年,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改建为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2013年,进入新时代,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山东管理学院。
学校坚持科研强校战略,深化科研平台和团队建设。现有山东省智能制造与数据应用工程实验室、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管理实验室等14个省厅级科研平台和数字化碳管理研究中心等20多个校级科研平台。“十三五”以来,教师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16项,省部级课题150项;发表学术论文1420篇;出版专著85部;横向课题到账经费2671万元,与乐陵、沂水等43家地方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山东财经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良好合作关系;获得省厅级科研成果奖111项,其中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山东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奖三等奖1项,山东省文化创新奖1项。学校充分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基地、全国山东琴书艺术传承与发展实践基地、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基地、山东省古琴传承基地、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主动对接省委重大发展战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关推荐: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学科评估结果:1个B-级学科(第五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