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教育技术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陕西招生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22所。在本省,有6所高校开设了教育技术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陕西科技大学;而在省外,有16所高校面向陕西省招生教育技术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华东师范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陕西省招生教育技术学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陕西本省开设教育技术学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6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陕西科技大学(470分)、延安大学(445分)、陕西理工大学(443分)、宝鸡文理学院(420分)、咸阳师范学院(419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陕西科技大学 | 教育技术学 | 本科一批 | 470 |
2 | 延安大学 | 教育技术学 | 本科一批 | 445 |
3 | 陕西理工大学 | 教育技术学 | 本科一批 | 443 |
4 | 宝鸡文理学院 | 教育技术学 | 本科二批 | 420 |
5 | 咸阳师范学院 | 教育技术学 | 本科二批 | 419 |
6 | 渭南师范学院 | 教育技术学 | 本科二批 | 407 |
在陕西招生教育技术学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6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华东师范大学(575分)、江南大学(565分)、南京师范大学(549分)、华南师范大学(524分)、山东师范大学(496分)、四川师范大学(454分)、海南师范大学(447分)、云南民族大学(431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429分)、山西师范大学(427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华东师范大学 | 教育技术学 | 本科一批 | 575 |
2 | 江南大学 | 教育技术学 | 本科一批 | 565 |
3 | 南京师范大学 | 教育技术学 | 本科一批 | 549 |
4 | 华南师范大学 | 教育技术学 | 本科一批 | 524 |
5 | 山东师范大学 | 教育技术学 | 本科一批 | 496 |
6 | 四川师范大学 | 教育技术学 | 本科一批 | 454 |
7 | 海南师范大学 | 教育技术学 | 本科一批 | 447 |
8 | 云南民族大学 | 教育技术学 | 本科二批 | 431 |
9 |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 教育技术学 | 本科二批 | 429 |
10 | 山西师范大学 | 教育技术学 | 本科二批 | 427 |
11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教育技术学 | 本科二批 | 425 |
12 | 新疆师范大学 | 教育技术学 | 本科二批 | 411 |
13 | 曲阜师范大学 | 教育技术学 | 本科二批 | 410 |
14 | 上饶师范学院 | 教育技术学 | 本科二批 | 409 |
15 | 岭南师范学院 | 教育技术学 | 本科二批 | 407 |
16 | 昌吉学院 | 教育技术学 | 本科二批 | 406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陕西省招生教育技术学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陕西科技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及“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建设高校,是陕西省国家“双一流”培育高校和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学校聚焦科技前沿、国家战略、国民经济主战场、生命健康,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十三五”以来,共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2924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重大重点项目等;获得科技成果奖励337项,省部级以上奖励16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9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4项;出版著作141部,SCI二区以上收录论文3065篇。授权国内发明专利3875件,国外专利103件。连续9年位居全国高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排名前50位、连续5年进入“最新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榜单”前50强,陕西省属高校第1位;进入“最新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榜单”20强,成为国家80所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之一,获批陕西省首批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高校。深度融入陕西高质量发展 “秦创原”科技创新总平台,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积极推动“一院一市”校地合作,先后成立了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前沿科学与技术转移研究院,与省内外地方政府合作共建技术转移中心17个,为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行业技术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2、华东师范大学
立德树人,攀高行远。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学校始终秉承“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这一崇高大学理想,恪守“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精神,全面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决策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按照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确定的建设目标路径,锚定卓越航标,践行“育人、文明、发展”使命,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以推动更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推进“三大卓越工程”(卓越育人工程、卓越学术工程、卓越服务工程)为重点,以“五个一流行动计划”(一流学科生态构筑计划、一流人才队伍引育计划、一流对外开放提质计划、一流治理能力提升计划、一流保障服务支撑计划)为支撑,构建卓越育人、卓越学术、卓越服务融通共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引领育人创新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建教育强国”和“以教育强国”的光荣事业做出持续性贡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历史性贡献!
学校目前设有4个学部、33个学院(系),包括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内的22个校管科研平台,另设有3个书院。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本科专业总数85个,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经济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医学等11大学科门类。拥有教育学、生态学、统计学3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6个上海市高峰学科(I类:教育学、世界史,II类:地理学、统计学,IV类:岛屿大气与生态、智能教育),第五轮学科评估中40%参评学科获评A类学科。在历年评选中还曾获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2个上海市重点学科和17个上海市一流学科(A类4个,B类13个)。
3、江南大学
江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源起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发展时期;1958年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整建制东迁无锡独立建校,成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62年无锡纺织工学院并入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2003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专门人才。2006年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23年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现有在校本科生21065人,博硕士研究生12857人,留学生277人。学校拥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特色专业建设点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7个,2024年本科招生专业53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0个,教育部“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3项。建有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点3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9项,其中一等奖2项;国家级精品课程28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3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3部,全国教材先进个人1名,国家级精品/规划教材60部。18个本科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临床医学、师范类专业认证,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亚洲率先通过美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IFT)国际认证。学校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成立至善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AI卓越创新班、生物工程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班、纺织工程先进纺织卓越创新班、临床医学5+3卓越创新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申威卓越创新班、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体验交叉卓越创新班、英语、日语专业涉外法治人才卓越创新班。
相关推荐:
安徽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
吉林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与维护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