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四川招生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90所。在本省,有14所高校开设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四川大学;而在省外,有79所高校面向四川省招生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中国科学院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四川省招生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四川本省开设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4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四川大学(中外合作)(617分)、西南交通大学(中外合作)(596分)、西南石油大学(584分)、成都理工大学(577分)、西华大学(541分)、四川轻化工大学(529分)、成都大学(525分)、成都工业学院(502分)、西南科技大学(应用本科)(498分)、绵阳师范学院(492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四川大学(中外合作)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617 |
2 | 西南交通大学(中外合作)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596 |
3 | 西南石油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584 |
4 | 成都理工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577 |
5 | 西华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541 |
6 | 四川轻化工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529 |
7 | 成都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525 |
8 | 成都工业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502 |
9 | 西南科技大学(应用本科)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98 |
10 | 绵阳师范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92 |
11 | 乐山师范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88 |
12 | 攀枝花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86 |
13 | 西昌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80 |
14 | 四川轻化工大学(应用本科)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80 |
在四川招生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79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中国科学院大学(682分)、北京科技大学(628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635分)、湖南大学(633分)、华北电力大学(北京)(628分)、西北工业大学(中外合作)(623分)、北京化工大学(620分)、暨南大学(620分)、河海大学(611分)、中国矿业大学(602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682 |
2 | 北京科技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635 |
3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635 |
4 | 湖南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633 |
5 | 北京科技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628 |
6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628 |
7 | 西北工业大学(中外合作)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623 |
8 | 北京化工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620 |
9 | 暨南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620 |
10 | 河海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611 | ... |
70 | 黑河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76 |
71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76 |
72 | 运城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75 |
73 | 黑龙江工业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75 |
74 | 长春大学(中外合作)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74 |
75 |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66 |
76 |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50 |
77 |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45 |
78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42 |
79 |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41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四川省招生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四川轻化工大学
四川轻化工大学是四川省人民政府、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是一所集工学、理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法学、经济学、农学、医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学校坐落于两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贡市和宜宾市,现有李白河、汇东、宜宾、黄岭四个校区。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教育传统优秀,连续两次获得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是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优先培育单位、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建设院校、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首批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四川省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四川省首批创新改革试点高校、四川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示范科研单位、中国酒业协会授牌与五粮液集团共建的“中国白酒学院”。
学校拥有国家晨光高性能氟材料创新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全国循环经济工程实验室;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人工智能、材料腐蚀与防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3个;矿山尾渣资源化利用、大数据可视分析技术四川省工程实验室2个;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绿色催化、企业信息化与物联网测控技术、精细化工助剂及表面活性剂、桥梁无损检测与工程计算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川酒发展研究中心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川南发展研究院1个;长江上游地区白酒数智化管理与生态决策优化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1个;彩灯文化与技艺创新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重点实验室1个;民俗灯文化、酒知识四川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2个;川酒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基层司法研究中心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四川省旅游科研重点基地1个;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
2、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坐落于长三角与南京毗邻的全国文明城市——安徽省马鞍山市。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马鞍山钢铁工业学校;1977年经国务院批准组建马鞍山钢铁学院,隶属于原冶金工业部;1985年更名为华东冶金学院;1998年划转安徽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0年经教育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华东冶金学院和安徽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安徽工业大学。
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切实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7个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名学生获评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校团委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6个团支部获评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1个社团获评“全国高校百强学生社团”,1个社团获评全国高校“活力社团”;2人获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称号,学校成为目前全国唯一连续两年获此殊荣的高校;3人入选“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和国家级教学名师;学校荣获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全国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伙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工人先锋号”先进集体、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全省首批依法治校示范校、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安徽省国际交流合作基地、安徽省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校教育发展基金会连续两次获评安徽省民政厅社会组织评估5A级基金会。
3、湖北工程学院
湖北工程学院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办学历史溯源于1943年创办的湖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历经孝感师范学校、孝感大学、武汉师范学院孝感分院、孝感师范专科学校、孝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发展阶段,1986年与湖北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前身为华中农学院孝感分院)合并,1999年建设部南方城乡建设学校(又名孝感市建筑工程学校)整体并入,2000年3月更名为孝感学院,2011年12月更名为湖北工程学院。
学校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协同推进,取得了丰硕成果,现有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湖北省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省级科研平台30个。近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2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36项,省市科研成果奖49项,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700多件。学校大力实施服务地方行动计划,与孝感市等地方政府开展校地合作共建,积极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在服务地方过程中逐渐打造和形成了中华孝文化研究中心、湖北小微企业发展研究中心、湖北省生物质源功能材料工程技术中心、湖北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现代纸卫品制造关键技术创新平台、湖北省知识产权培训基地、湖北省科技成果转化资源分站、湖北省高校专利转化基地、孝感市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孝感市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孝感市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孝感市创业大学、孝感市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汉川服装产业研究院、“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团队等特色服务品牌。
相关推荐:
广西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