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江苏招生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9所。在本省,有6所高校开设了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江苏大学;而在省外,有13所高校面向江苏省招生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西安交通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江苏省招生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江苏本省开设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6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江苏大学(584分)、南京工业大学(577分)、南京工程学院(555分)、江苏理工学院(529分)、徐州工程学院(513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江苏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84 |
2 | 南京工业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77 |
3 | 南京工程学院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55 |
4 | 江苏理工学院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29 |
5 | 徐州工程学院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13 |
6 | 盐城师范学院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481 |
在江苏招生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3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西安交通大学(664分)、北京科技大学(636分)、华北电力大学(627分)、华北电力大学(保定)(621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611分)、西安理工大学(580分)、昆明理工大学(576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571分)、石河子大学(566分)、西安石油大学(549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西安交通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664 |
2 | 北京科技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636 |
3 | 华北电力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627 |
4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621 |
5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611 |
6 | 西安理工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80 |
7 | 昆明理工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76 |
8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71 |
9 | 石河子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66 |
10 | 西安石油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49 |
11 | 辽宁科技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32 |
12 | 大理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26 |
13 | 新疆理工学院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472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江苏省招生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徐州工程学院
徐州工程学院坐落于国家“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江苏徐州。学校办学肇始于1959年,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现有本科专业71个,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3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4个、住建部认证专业1个、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1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8门;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牵头成立中国光伏工程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平台,入选首批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获批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连续五年获得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一等奖,荣获国际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ICPC亚洲区域银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等奖项,学校位列2019-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263位、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第八轮总榜单286位,双双进入本科高校300强。
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前身为北京石油学院,创办于1953年,以清华大学化工系、石油工程系为基础,汇聚了天津大学、北京大学等部分师资组建而成,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为我国石油高等教育奠定了探索发展之基。学校一校两地办学,北京校本部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北京市昌平区军都山南麓,占地700余亩;克拉玛依校区位于被誉为“石油之城”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占地7000余亩。
攻坚克难,科技自强。作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作为最高追求。按照“搭建大平台、承担大项目、凝聚大团队、取得大成果、作出大贡献”的思路,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服务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学校人均科研项目数、科研经费,特别是科研获奖居全国高校前列。现有油气资源与工程、重质油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1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分室,油气生产安全与应急技术重点实验室、非常规油气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28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以及20个中石油重点实验室分室。油气学科领域研究优势突出,在非常规、深水、深地、清洁能源、管网安全等领域持续产出重大成果,在油气智能化、氢能、储能、CCUS等新兴研究领域取得快速发展,入选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十三五”期间,学校获国家科技奖励18项,其中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6项,并列全国高校第8位。主办的品牌期刊《Petroleum Science》(《石油科学》英文版)和《Journalof Palaeogeography》(《古地理学报》英文版)分别入选国家领军期刊和重点期刊,连续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3、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创建于1954年9月1日,时名“昆明工学院”,1995年更名为“昆明理工大学”,1999年原昆明理工大学与原云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昆明理工大学。学校先后隶属原高等教育部、原冶金工业部、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管理,学校现已建成呈贡、莲华、新迎三个校区,正在全力推进嵩明新校区建设,总占地面积5418亩,主校区为呈贡校区,位于昆明市呈贡大学城。
昆明理工大学是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规划”学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入选学校。学校已建成国家级一流课程33门、教材10部、教学团队3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6个、国家级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2项;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家金奖3项、银奖14项、铜奖35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中获国家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0项,“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国家级金奖1项、银奖8项、铜奖28项;获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717项。
相关推荐:
四川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