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大专院校排名(附分数线)

更新:2025-01-17 13:26:39 新高考网

贵州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专科批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贵州招生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的专科批高校一共有18所。在本省,有3所高校开设了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而在省外,有15所高校面向贵州省招生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贵州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大专院校排名(附分数线)

一、贵州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贵州省招生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排名较好的专科批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贵州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贵州本省开设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理工类)的专科批院校一共有3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370分)、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351分)、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316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科批370
2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科批351
3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科批316

2、贵州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贵州招生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理工类)的省外专科批院校一共有15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373分)、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364分)、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359分)、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358分)、东莞职业技术学院(347分)、漳州职业技术学院(344分)、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326分)、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317分)、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307分)、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305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科批373
2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科批364
3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科批359
4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科批358
5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科批347
6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科批344
7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科批326
8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科批317
9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科批307
10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科批305
11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科批297
12荆门职业学院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科批287
13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科批269
14大连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科批261
15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科批223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贵州省招生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贵州招生专科批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的院校简介

1、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是由成立于1984年的原贵州航天职工大学和成立于1976年的原贵州航天高级技工学校,于2000年5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合并组建的省内第一批公办高职高专院校,原隶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2014年7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加挂贵州航天技师学院牌子,2021年1月划转遵义市人民政府管理。经过20多年的发展,学院已成为集高职、中职全日制学历教育,技师培养、成人教育、社会培训以及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认定、鉴定等为一体的一所高职院校。

学院占地1278亩,建筑面积41万余平方米,分布在新蒲大学城校区、延安路校区、虾子校区三个校区办学。现有全日制高职学生1.38万人,教职工565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87人,“双师型”教师占比62%。学院拥有省级大师工作室4个、市级大师工作室2个、省级职教名师3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

2、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获得院校

学校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四川装备制造业蓬勃发展的战略机遇,坚持体制机制模式创新,确立了“体制创新、开放办学”的先进办学理念,开创了“省市共建、社会共享”的全新办学局面,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职教惠民、服务社会”的辉煌办学成就,构建了“省市共建、资源整合、多方投入、社会共享”的办学格局。

3、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于2009年成立,是东莞市唯一一所公立高等职业院校。建校以来,学校依托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办成具有东莞特色的全国一流职业技术学院”为发展目标,凝练了“政校行企协同,学产服用一体”的办学模式,确立了“服务学生成长,支撑东莞制造”的办学理念,在短短的10多年时间里,实现了三年一大步、九年三大步,从高职新秀到全省第一梯队、再到国家第一方阵的跨越式发展:2013年成为“省示范校”建设单位、2016年成为“省一流校”建设单位、2019年成为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创造了广东省高职院校快速发展的“东莞速度”,开创了东莞职教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据武书连2023年高职高专排行榜,学校在全国高职院校中排第100位。

学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主动融入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推动产教科城融合发展。牵头成立东莞市职业教育“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指导委员会,按照混合所有制模式与行业企业和政府部门共建虎彩数字印刷产业学院、力嘉包装产业学院,与华为、北京精雕、安世半导体等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合作,先后开办3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专业试点、18个省级现代学徒制专业试点。建有23个省级大学生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305个校外实训基地、276个校内实训室和55个校内实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