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更新:2025-04-07 15:49:49 新高考网

辽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辽宁招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94所。在本省,有38所高校开设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大连理工大学;而在省外,有178所高校面向辽宁省招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四川大学。

辽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一、辽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辽宁省招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辽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辽宁本省开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38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大连理工大学(612分)、大连海事大学(575分)、沈阳工业大学(548分)、沈阳航空航天大学(533分)、大连大学(511分)、沈阳建筑大学(520分)、大连民族大学(522分)、沈阳理工大学(508分)、沈阳工程学院(503分)、沈阳农业大学(494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大连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646
2大连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635
3大连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612
4大连海事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575
5沈阳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550
6沈阳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548
7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540
8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533
9大连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526
10沈阳建筑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525
...
29辽东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446
30沈阳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441
31辽宁科技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429
32沈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428
33大连海洋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427
34大连科技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413
35沈阳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404
36沈阳城市建设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397
37沈阳科技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395
38辽宁理工职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本科376

2、辽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辽宁招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78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四川大学(625分)、武汉理工大学(618分)、中南大学(617分)、西南大学(616分)、深圳大学(615分)、河北工业大学(612分)、北京林业大学(607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607分)、安徽大学(606分)、太原理工大学(606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四川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625
2武汉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618
3中南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617
4西南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616
5深圳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615
6河北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612
7北京林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607
8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607
9安徽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606
10太原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606
...
169吉林建筑科技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413
170泉州信息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413
171江西科技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412
172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410
173桂林信息科技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408
174上海建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407
175山东英才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405
176哈尔滨华德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403
177长春电子科技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401
178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本科391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辽宁省招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辽宁招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大学简介

1、大连民族大学

大连民族大学位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隶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全国110多所中央部属高校之一,是国家唯一设在东北和沿海开放地区、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民族高等学校,学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建设目标为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学校现有开发区和金石滩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717亩。学校1984年立项筹建,1993年招生办学,是国家民委、教育部、辽宁省政府、大连市政府共建高校。

2009年、2014年和2019年,学校连续三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2010年,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首批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2015年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高校”,2020年再次获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近年来,学校还获得辽宁省新时代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辽宁省高等学校先进党组织、辽宁省文明校园、辽宁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国家民委就业典型学校、辽宁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2、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电子信息特色突出,经管学科优势明显,工、理、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研究教学型大学。学校始创于1956年,初名杭州航空工业财经学校,而后历经杭州航空工业学校、浙江电机专科学校、浙江机械工业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管理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学校等时期,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杭州电子工业学院,2003年原杭州出版学校整体并入,2004年更名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信息产业部等中央部委,2000年实行浙江省与信息产业部共建、以浙江省管理为主的办学管理体制,2007年成为浙江省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共建高校,2015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坚持立足浙江、依托行业、面向世界、服务社会、支持国防,秉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传统,弘扬“笃学力行、守正求新”的校训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校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在众多领域参与并完成了一系列国家“六五”至“十三五”计划重点攻关、“973”“863”等高科技攻关和国家、省部基金科研项目。现有“中国—奥地利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一带一路’国家联合实验室”、脑机协同智能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EDA创新中心”等4个国家级平台,省部级科创平台54个。2016年以来,累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产业创新奖1项。2023年实到科研经费突破7亿元。学校着力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布局15个地方研究院和25个技术转移分中心,逾300个校企科研平台为当地企业解难赋能,在推动地方和产业数字化转型上作出了积极贡献。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强,获“中国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授权专利转让数量列中国高校专利排行榜第13位。

3、三峡大学

学校简介 三峡大学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和原湖北三峡学院于2000年5月25日合并组建。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的前身是于1978年成立的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先后隶属于水利电力部、能源部、电力工业部、国家电力公司,1996年与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成为“211工程”建设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湖北三峡学院是由原宜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宜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宜昌职业大学于1996年合并而成。

学校长期坚持开放办学方针,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是“联合国学术影响力”组织成员,“世界高校联盟”(N.E.W.S.)组织常设秘书处单位,“中国湖北—南亚大学联盟”主要发起单位,目前已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余所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学校是湖北省省属高校中招收留学生人数、专业设置和英语授课规模最大的高校,2023年来华留学生规模达1300余人;具有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CSC)和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格,设有HSK(汉语水平考试)考点,开办1个中外合作办学和校际合作项目。2010年,学校获得湖北省“扩大开放先进单位”称号;2011年,获教育部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来华留学生招生资格;2013年,获得对香港地区免试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资格;2014年,获批成为国家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单位,入选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实施单位;2016年,入选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实施单位;2017年,入选教育部“丝路奖学金”项目实施单位,通过教育部来华留学质量认证;2018年,获批教育部首批“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社会实践与文化体验基地”,成立首个“湖北省华文教育基地”,获批首批“湖北省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019年,获批承办乍得恩贾梅纳大学孔子学院,获得免试招收台湾地区学生资格;2020年,获批学校首个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第二个“湖北省引智创新示范基地”,获批承办全国首个“水利电力行业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获批成为教育部“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实施单位;2021年,获批第三个“湖北省引智创新示范基地”。同时,学校重视推进和鼓励师生国际流动,每年均派出相当数量的教师及学生参与国际学术研究或学习。学校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扎实开展国别与区域研究,建立的尼泊尔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备案中心。成功承办了教育部“留动中国”、湖北省“世界著名科学家来鄂讲学计划•武汉论坛”“中国湖北-南亚高校校长论坛”“首届三峡开放合作论坛”、“感动中国”系列活动、“桃花文化节”等大型活动。

相关推荐: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有哪些(最新排名榜一览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