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四川招生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39所。在本省,有5所高校开设了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四川农业大学;而在省外,有35所高校面向四川省招生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华中科技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四川省招生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四川本省开设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5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四川农业大学(576分)、西华大学(542分)、西昌学院(480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四川农业大学 | 水利水电工程 | 本一批 | 576 |
2 | 西华大学 | 水利水电工程 | 本一批 | 542 |
3 | 西昌学院 | 水利水电工程 | 本二批 | 480 |
4 |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 水利水电工程 | 本二批 | 458 |
5 |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应用本科) | 水利水电工程 | 本二批 | 451 |
在四川招生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35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华中科技大学(665分)、河海大学(620分)、南昌大学(605分)、太原理工大学(604分)、合肥工业大学(602分)、三峡大学(586分)、华南农业大学(582分)、贵州大学(577分)、宁夏大学(574分)、扬州大学(569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华中科技大学 | 水利水电工程 | 本一批 | 665 |
2 | 河海大学 | 水利水电工程 | 本一批 | 620 |
3 | 南昌大学 | 水利水电工程 | 本一批 | 605 |
4 | 太原理工大学 | 水利水电工程 | 本一批 | 604 |
5 | 合肥工业大学 | 水利水电工程 | 本一批 | 602 |
6 | 三峡大学 | 水利水电工程 | 本一批 | 586 |
7 | 华南农业大学 | 水利水电工程 | 本一批 | 582 |
8 | 贵州大学 | 水利水电工程 | 本一批 | 577 |
9 | 宁夏大学 | 水利水电工程 | 本一批 | 574 |
10 | 扬州大学 | 水利水电工程 | 本一批 | 569 | ... |
26 | 西藏农牧学院 | 水利水电工程 | 本二批 | 478 |
27 | 塔里木大学 | 水利水电工程 | 本二批 | 477 |
28 | 绥化学院 | 水利水电工程 | 本二批 | 474 |
29 | 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 | 水利水电工程 | 本二批 | 472 |
30 |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 水利水电工程 | 本二批 | 471 |
31 |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 水利水电工程 | 本二批 | 458 |
32 |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 水利水电工程 | 本二批 | 444 |
33 | 皖江工学院 | 水利水电工程 | 本二批 | 441 |
34 |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 水利水电工程 | 本二批 | 435 |
35 | 天津仁爱学院 | 水利水电工程 | 本二批 | 433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四川省招生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西昌学院
西昌学院位于全国最大彝族聚居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学校肇始于1939年北洋工学院内迁创建的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应用办学源远流长,实践育人特色鲜明。几经变迁,2003年教育部批准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凉山大学、凉山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西昌学院。学校是四川省首批整体转型试点院校,国家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100所应用型本科高校,也是全国新建本科院校中唯一一所省、部、委共建高校。2022年,学校被增列为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受援高校,由中国农业大学对口支援。现有安宁、邛海两个校区,占地1900亩,建筑面积45.6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1.96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11亿元,纸质图书250.66万册,数字资源量1036.97万册,全日制在校生18365人。
社会服务,广获好评。学校按照“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发展思路,坚持“应用型、地方性、协同化”办学理念,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2、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贯彻建设“学生、学者与学术的大学”的教育思想,秉承“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办学理念,坚持“一流教学一流本科”的建设目标,采取多种举措,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和完善充满活力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几十年来,70余万毕业生走向社会,遍布全球各行各业。
3、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坐落于联合国“最佳人居奖”“世界美食之都”、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扬州,位于两个国家级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核心地域,三面环水,园林式校园智能化、生态化、开放化、人文化交相辉映。学院创办于1998年,2005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为独立学院。
学院举办方——百年名校扬州大学,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0个,博士后流动站22个;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培育)3个,博、硕士生导师3500多人,自主培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外籍院士3人,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院现设有文法系、经济管理系、机械电子工程系、土木电气工程系、化工与医药系、旅游与艺术系、基础部等7个系(部),38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大学科门类。学院目前在校生12000余人,校区占地面积800余亩,校舍面积28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00余万册,电子图书150多万册,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6000万元。在专业建设、授课师资、图书资料、教学实验设施等方面,充分共享校本部资源,其中主讲专业教师中教授、副教授比例达65%以上。近年来,学院着力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水平自有教师队伍,推进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探索建立“讲席教授”制度,目前学院拥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0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中组部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负责人1人,入选省部级人才工程项目20多人,专任教师具有博硕士学位的教师占87.31%;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重点项目1项);承担最高人民检察院重点课题、司法部重点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等省部级项目40余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江苏省教学成果奖5项(其中特等奖2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最高人民检察院理论研究成果二等奖等省部级及以上奖项近3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