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工商管理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内蒙古招生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67所。在本省,有6所高校开设了工商管理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内蒙古大学;而在省外,有64所高校面向内蒙古招生工商管理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中山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内蒙古招生工商管理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内蒙古本省开设工商管理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6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内蒙古大学(459分)、内蒙古工业大学(451分)、内蒙古财经大学(426分)、内蒙古师范大学(423分)、内蒙古农业大学(370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内蒙古大学 | 工商管理 | 本科一批 | 459 |
2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工商管理 | 本科一批 | 451 |
3 | 内蒙古财经大学 | 工商管理 | 本科一批 | 426 |
4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工商管理 | 本科一批 | 423 |
5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工商管理 | 本科二批 | 387 |
6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工商管理 | 本科二批 | 370 |
在内蒙古招生工商管理专业(文史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64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中山大学(598分)、深圳大学(551分)、广东财经大学(530分)、湖南师范大学(528分)、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527分)、海南大学(526分)、华东理工大学(524分)、集美大学(511分)、天津工业大学(510分)、青岛大学(503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中山大学 | 工商管理 | 本科一批 | 598 |
2 | 深圳大学 | 工商管理 | 本科一批 | 551 |
3 | 广东财经大学 | 工商管理 | 本科一批 | 530 |
4 | 湖南师范大学 | 工商管理 | 本科一批 | 528 |
5 |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 工商管理 | 本科一批 | 527 |
6 | 海南大学 | 工商管理 | 本科一批 | 526 |
7 | 华东理工大学 | 工商管理 | 本科一批B | 524 |
8 | 集美大学 | 工商管理 | 本科一批 | 511 |
9 | 天津工业大学 | 工商管理 | 本科一批 | 510 |
10 | 青岛大学 | 工商管理 | 本科一批 | 503 | ... |
55 | 沈阳工学院(民办) | 工商管理 | 本科二批 | 386 |
56 | 上海建桥学院(民办) | 工商管理 | 本科二批 | 386 |
57 |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民办) | 工商管理 | 本科二批 | 386 |
58 | 长春建筑学院(民办) | 工商管理 | 本科二批 | 385 |
59 |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独立学院) | 工商管理 | 本科二批 | 385 |
60 | 闽南科技学院(民办) | 工商管理 | 本科二批 | 385 |
61 | 哈尔滨广厦学院(民办) | 工商管理 | 本科二批 | 383 |
62 | 宁波财经学院(民办) | 工商管理 | 本科二批 | 382 |
63 | 三亚学院(民办) | 工商管理 | 本科二批 | 379 |
64 |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独立学院) | 工商管理 | 本科二批 | 377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内蒙古招生工商管理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林为主,以草原畜牧业为特色,具有农、工、理、经、管、文、法、艺等8个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具备培养高职高专、学士、硕士及博士的完整高等教育体系。2001年成为国家西部大开发“一省一校”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2012年成为国家林业局(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2013年进入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院校行列。
“十三五”以来,学校先后主持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3400余项,科研进账经费15.5亿元。获批包括优青、重点、重大项目课题、重点国合、联合基金等在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62项,经费2.30亿元;牵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9项,经费2.66亿元;依托“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持承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10项。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科技和社科成果奖75项,其中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奖30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3项;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600余篇,授权专利1326项。学校在乳酸菌、蒙古羊、蒙古马、蒙古牛、野骆驼、牧草、玉米、燕麦等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第一单位审定(登记)动植物新品种38个,其中,以学校为第一技术完成单位和第一完成人培育的杜蒙羊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转化科技成果16项,转化进账经费6064万元。建成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分中心、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科技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野外台站、集成攻关大平台及哲学社会科学基地等)98个。获批建成科技部,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教育厅等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39个 ,自治区领军人才团队2个,成立校级创新团队27个。学校入选文化部、教育部共同组织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是内蒙古自治区首个承担该项目的高校之一。
2、长春工业大学
长春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管、文、理、经、法、艺术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始建于1952年,建校初期是国家为筹建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而创办的长春汽车工业学校,先后经历了长春工业专科学校、吉林理工学院、吉林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70年6月吉林工学院与吉林工业大学合并,1978年10月复校。2000年9月,长春煤炭工业学校、长春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吉林省工业设计学校并入。2002年3月,更名为长春工业大学。1992年被吉林省政府确定为首批三所之一的省属重点高校,2004年再次被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199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16年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院校。2020年3月,入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建设项目高校。
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积淀形成“自强不息、志在一流”的工大精神和“爱国敬业、求实创新”的校训,努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型和复合型专业人才,建校7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优秀人才近21万人。2004年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4年作为全国首批吉林省首家高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毕业生以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适应性好、安心基层、踏实肯干、留得住、用得上、信得过等特点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毕业生就业率始终在省内高校中位于前列。曾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近年来,学生生源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09年、2019年、2023年三次捧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在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位列第75名,在2017—2021年全国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位列第85名,入围全国普通高校及地方本科院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百强。
3、长春财经学院
长春财经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始建于1988年。学校以经济学和管理学类专业为主,设置经、管、法、文、理、工、教7大学科门类,开设会计学、金融学、数字经济等31个本科专业,下设11个学院、3个教学部,在校学生12500余人。学校历经36年发展建设,始终坚持非营利性、公益性办学原则,已成为吉林省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A+高校、省人才培养改革示范校、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校、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办学条件日臻完善、师资力量不断增强、学科建设成就显著、科研水平明显提升、国际交流不断深化、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影响力稳步提高。在教育部“双万计划”建设中,入选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和7门国家级一流课程,总数量位居全国民办高校第一名。2024年软科中国民办大学综合排名位居全国第9名、财经类高校第2名;中国校友会民办大学综合排名位居全国第6名,稳居中国顶尖应用型大学行列。
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实施“引才、育才、用才”行动,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师700余人,其中,副教授及以上职称占比52%,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91%,博士学位教师占比25%,“双师型”教师占比42%;博士生导师13人,硕士生导师7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教育部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评估专家2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吉林省突出贡献专家、拔尖创新人才、优秀创新创业人才、享受省政府津贴专家、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等省级人才计划、荣誉称号21人次;吉林省教学名师7人、吉林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1人、吉林省B、C、D、E类高层次人才41人。学校拥有国家级、省级科创团队24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
相关推荐: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最好的大学排名(2025年最新院校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