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福建招生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3所。在本省,有2所高校开设了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龙岩学院;而在省外,有2所高校面向福建省招生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中国海洋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福建省招生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福建招生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理工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龙岩学院(面向龙岩)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85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龙岩学院 |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487 |
2 | 龙岩学院(面向龙岩) |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485 |
在福建招生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中国海洋大学(617分)、防灾科技学院(501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中国海洋大学 |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617 |
2 | 防灾科技学院 |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501 |
1、龙岩学院
龙岩学院是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坐落于福建省龙岩市,这里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核心区,拥有红色圣地、客家祖地、生态福地、创业宝地四张亮丽的名片。学校实行“省市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是“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建设高校、福建省一流应用型建设高校、福建省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培育项目建设高校、福建省文明学校。
学校加快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坚持依法治校促发展。设有13个二级学院,43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本科生近1.4万人,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38人。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00余人;双聘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和省级高层次人才74人。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和教学团队共15个。学校现有3个省级一流应用型建设高校主干学科,6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应用型学科,5个硕士学位授权培育点。2022年学校在福建省教育评估研究中心发布的福建省普通高校发展潜力排名位居全省第11名。
2、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显著、学科门类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拥有科学考察实习船舶3艘,包括5000吨级新型深远海综合科考实习船“东方红3”、3000吨级海洋综合科学考察实习船“东方红2”、300吨级的“天使1”科考交通补给船,形成了自近岸、近海至深远海并辐射到极地的海上综合流动实验室系统,具备了一流的海上现场观测能力。
3、防灾科技学院
学校立足防灾减灾行业,面向应急管理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体,硕士研究生教育、成人学历教育、行业培训等多层次、多类型并存的现代办学体系。学校构建了涵盖自然灾害成因机理、发生发展、防灾减灾措施、应急救援处置、灾后恢复重建等全过程、一体化的学科体系和科研平台体系。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36个,包括防灾减灾核心类专业15个(地球物理学、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测绘工程、地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应急技术与管理、应急管理、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地球科学信息与技术、应用气象学)、防灾减灾支撑类专业13个(工程管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通信工程、地理科学、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应用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工程)、防灾减灾拓展类专业8个(金融学、投资学、会计学、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英语),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和经济学等五大学科门类。36个本科专业中,包括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地球物理学、勘查技术与工程)、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地质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网络工程)、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地质学、地质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获批省级重点学科(固体地球物理学)和重点发展学科(地质工程)各1个、拥有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自然灾害概论)和14门省级一流课程。
相关推荐:
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专业最好的大学排名(2025年最新院校榜单)